第622章 君臣离心,已成定局
“谁曾想过那边王丞相刚刚和对方签订完契约书,不多久就天降暴雪封住了路。
如果不是王丞相机智地快马加鞭将这份契约书送回来,恐怕现在契约书也跟王丞相一起被困在半路上了,到时候可就进退两难了啊!”
“早知道这样的话,多拖延上几日,这契约书签不签还是个未知数呢。”
“如果因为大雪封路就指责王丞相没有竭尽全力,那真的是太冤枉他了!”
“是啊,陛下,王丞相,都是被这天相给害惨了啊!"
其他几位朝臣也连忙附和着。
“是啊,如果早就知道,拖延几日,和谈的可能性会更大,王丞相这次实在是被天相害苦了啊!”
大殿上,除了宁逸心有不甘外,其余几位阁老重臣更多的是庆幸。
王勉改道去了青阳县的缘由,他们知道的比谁都清楚。
如今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想尽办法瞒天过海,为王勉争取更多的时间和可能。
对于突然的暴雪封路,他们心中还是若有似无地充充斥着几分怨气在的。
过去几年间大小天灾人祸不断,冬日该有的暴风雪按理说该在他们意料之中才对。
然而,由于被拿下辽国的消息所刺激,人们的情绪过于激动,导致思维混乱,做出了后续一系列错误的决策。
原本应该做好应对暴风雪的准备,却因一时冲动而忽略了这个重要影响。
现在,情况变得越来越棘手了。
如果当初能够早早地考虑到暴风雪会封住通往北边的道路,导致宁隼大军无法在短时间内挥军北上,情况会不会大不相同呢?
或许上天实际上已经给了他们一个挣扎的机会,但可惜的是,他们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实则,他们几个阁老重臣也曾私下讨论过近几年天灾人祸不断的背后原因。
老天爷的事,他们管不着,也没资格管。
可纵观这么多年灾难发生时的情形,还是有些微的蛛丝马迹可循。
细细算来,自从宁逸接手边关后,天灾人祸便频频发生,而到了他登基的那一年更是愈发严重。
难道这一切都是巧合吗?
还是说,这是上天对宁逸的一种警告和惩罚?
或许只有宁逸当众焚香顶礼,诚心诚意地下一道“罪己诏”,才能平息老天爷的愤怒吧!
然而,这位皇帝陛下却固执己见,根本听不进去大臣们的劝告。
想要让他下罪己诏,简直比登天还难。
他们是有私心不假,可直到此刻他们不还是站在宁逸这边的吗?
但凡他们这位陛下能够稍微展现出一点作为皇帝应该有的担当,表现出些许认错的态度来,他们还是愿意坚定不移地站在他这一边的。
也许对于华国的普通百姓来说,拥有像宁太子这样的君主是一种幸运,宁太子可以极大限度的以普通老百姓能否幸福生活为考量。
但对于他们这些已经盘踞良久的世家大族而言,宁逸的不作为恰好符合了他们的利益需求。
与一个杀伐果断且具备卓越治国才能的君主相比,面对一个只知贪图享乐、对政务漠不关心的君主显然要轻松得多。
毕竟,前者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挑战和限制,而后者则更有利于他们维护自身的地位和权力。
宁逸当皇帝的时候,除了在贪图享乐上费点银钱外,却也给了他们极大的权利,让他们这些臣子们得到了极大的好处。
说是赚得盆满钵满,也一点不夸张。
等日后换成了宁隼当皇帝,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他们必须要收敛自己的行为,夹起尾巴小心翼翼的做几年人。
等到几年的风头过去了,未来是否能够重新崛起还是个未知数。
说句实在话,若非情势所迫,他们绝不会另投二主的。
可即便到了如此危难之际,他们的皇帝陛下不但没有丝毫的自省和反思,反而在大庭广众之下,当着一众朝臣的面公然推卸责任。
不修边幅的装扮配着冷漠而又无情的言辞,仿佛一把利剑刺穿了所有人的心。
为这样的君主卖命,多少有点子不值。
这种行为不仅让人感到心寒,更让人愤怒不已。
作为一国之君,本应承担起君主该有的责任,带领着华国共渡难关、再上一层楼。
但上面那一位,却选择了逃避和推诿。
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在自毁长城,将华国推向万丈深渊。
甩锅可以,可古往今来没见过这样甩锅的啊!
着实让人心寒啊!
君臣离心,已成定局!
面对如今的局面,众人只能无奈地叹息,内心深处满是绝望和无助。
如此危难之际,皇帝可以昏聩无道,他们却是不行。
这会儿,需要有人挺身而出,肩负起拯救苍生的重任。
或许,能救家国于危难之间的人,除了那一位别无选择。
“陛下,这份契约书要不要张榜出去,以示天下?”其中一个朝臣小心翼翼地问道。
这会儿,他已经顾不上他的提议会不会惹得宁逸动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