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章 阿伊莎的使者
第一零四章阿伊莎的使者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成书的《礼记》。自秦汉以来,对这句话的解释都是“庶人没有资格受礼遇,大夫拥有特权不受刑”。
听起来似乎很没人性,很不公平,但是,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这句话是没有错误的。
宋人以为出一个士大夫很不容易,需要积极地保护,培育,让他为这个国家和种族发挥更大的作用,带来更多的好处。
至于庶人,只要妇人怀胎十月就能诞生一个,因此普遍,所以就显不出重要性来。
数量稀少的士大夫需要保护,而数量庞大的庶人人群就需要用严苛的律法来统治他们,让这个国家保持稳定。
火儿听了王安石的那句话之后摇摇头道:“我们没你那么好的运气,要是因为我的过错,致使六七百人死于非命,我受到的惩罚可能会很重……”
王安石背着手瞅着隐没在山间的军火库道:“你哈密对士大夫的尊敬显示在财富上,而大宋对士大夫的优待不仅仅是财富还有无数的特权。”
火儿笑道:“我不喜欢特权,事实上特权这东西不好,就像这将作营,平日里不允许有外人进出的,这样就能很好地保持将作营的安静和安全,保证不会有泄密的机会。
今日您进来了,世上就多了一个了解火药制作和安全生产的人,这对哈密是非常不利的。“
王安石点点头道:“这话不假,如果不是因为老夫造孽,致使六百余人化为飞灰,老夫也不会强人所难的要求参观将作监。
如果不是有老夫以六百多条生命向哈密王陈情,哈密王也不会准许我进入将作监。
都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时间不等人啊,新式火药的发现,让我大宋第一次能够站在优势地位面对契丹,西夏大军。
大宋的每一个重臣都知道,一旦火药装备了我大宋边军,自开国以来的敌国压力就会消弭于无形。
仅仅是节省下的军费,不论是用于河工,漕运,开荒,整修水利,修建驰道,就能让大宋的皇室到百姓全部受益。
因此,哈密之行,老夫不得不来,即便是厚颜无耻也要知晓如何安全生产火药。
因此,老夫只看火药作坊,至于哈密国其余机要,老夫即便是看到了也会视而不见。”
火儿叹息一声道:“安石先生走马观花恐怕依旧无济于事,哈密国有火药作坊管理机要,先生可以一观。”
王安石拱手道;“多谢大匠,安石此次前来,并非要哈密国现成的管理机要,而是准备亲自结合大宋的实际编篡一本,如此才不算空入宝山。”
火儿看着王安石再次拱手道:“刚才心中还对先生多有不敬,现在知道先生的志向,铁火佩服。
只是先生想要重新编篡一本安全机要,恐怕非一日之功,这需要先生了解火药的所有特性,还要熟练地掌握所有制作工艺,唯有如此才能成书。”
王安石笑道:“老夫正有此意,这些时日就留在火药作坊,就有劳大匠了。”
火儿笑道:“既然先生有意,某家怎么不同意,大王虽然只签发了一日令,如果先生只是留在火药作坊,这个主某家还是能做得。”
王安石再次拜谢,与火儿继续参观火药作坊,竟有乐此不疲之感。
同样有这种感觉的还有穆辛。
随着他对哈密国的了解日益加深,越发对这个新兴的国度感兴趣。
为了给自己留出一段安全的学习期限,他下令所有的武士们不得轻易离开驻地,不得随意在哈密国制造事端。
他桌案上的纸张越发的厚实了,在他看来,哈密强盛的根本不在钱粮的多少,而在于所有人都努力恪守的秩序上。
在这一点上,哈密国做的非常出色。
军人就是军人,他们不参与农业生产,也不参与商贾买卖,更不会与人做工,他们的任务就是苦练杀敌本领,研究阵战之术。
文官就是文官,他们对军事从不过问,除了负责军队繁琐的后勤之外,再和军队没有瓜葛。
最让穆辛难过的是,在哈密国看不到宗教干政的影子,虽然清香城的人都会在固定的日子去后山的大雷音寺上香求菩萨。
可是,回到清香城之后他们似乎就忘记了宗教的存在,信奉宗教对他们来说是习惯而非信仰。
他曾经试探性的问过一些明显信奉过神教的人,想听听他们对神教的看法。
很可惜,这些人除了依旧保持对神灵的敬畏之外,再无实际性的行动。
或者说,他们不仅仅信奉天神,也信奉菩萨,也信奉元始天尊,更信奉自己的祖先。
这样的信徒可就太糟糕了。
他们什么都信,这也说明他们什么都不信,是所有信徒中最糟糕的……
无知不可怕,相反无知的信徒才是最好的信徒,只有无知的人,神教才有可能把他们灌输成狂信徒,有了狂信徒,神教才有发展的余地。
聪明人一般都多疑,他们不会轻易地相信一种现象,比无知者会多一点思考,就这一点点思考,在信仰上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偏差。
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