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城
返城 算算日子, 婚期越来越近了,这天吃晚饭的时候, 许老爷子说, “广汉,香兰,俊生结婚这么大的事儿, 你们可不能只当甩手掌柜, 东西可以让孩子自己置办,但有些礼节, 还是必须你们出面的, 尽快订个时间, 去拜访一下小林的父母。” 其实许广汉也想到这个事儿了, 两个孩子结婚证都领了, 作为男方的家长, 的确应该登门去拜访女方的父母了,但他跟田香兰提过一次,田香兰说, 不用着急, 离着婚期还有时间, 而且最近她单位特别忙。 也就这么拖着了。 许广汉瞅了一眼妻子, 说, “爸,我们也早有打算的, 只是最近我和香兰都忙, 您放心, 会尽快安排的。” 就这么一件小事,两口子商量了好几天才定下来。 周五下午, 田香兰问,“小林,我们打算后天抽时间去一趟你家,后天你上什么班?” 林雨珍说,“我后天倒是正好休班,但我不确定我爸妈有没有时间,今天下了班,我回去一趟,跟他们商量商量。” 田香兰没想到,林雨珍竟然没一口答应,还挺能装的,还以为别人不知道呢,她那父母,一个就是游手好闲的大爷,哪天没时间?继母也不过是纺织厂的女工,跟其他人换换班不就行了? 她刚参加工作那会儿,要是想周末跟朋友一起逛街,李爱霞就会跟钢厂的同事换班。 田香兰没有任何表情的说,“成,等你问好了我们再去。” 反正没空就晚几天去呗,她又不着急。 傍晚,林雨珍下班后,没去柳枝胡同,而是直接去了秦家胡同。 张大舅也刚刚从学校回来,看到外甥女挺高兴,说,“雨珍,你上次拿回来的那些卷子我都看了,我发现你进步挺快,要是按照这个速度,明年参加高考,也不是没有希望!” 他的话说的比较保守,其实前几天他和张二舅探讨过,一致认为雨珍明年一定能考上大学的。 但具体能考上什么样的大学,还要再看。 林雨珍笑了,说,“大舅,您放心,我一定不蒸馒头争口气,一定要考上大学。” 张大舅又是一连说了好几声好,鼓励她,“雨珍,你想的对,学习就是要有这个信心和决心!” 张历城听了,默默地离开了屋子,去院子里做煤球了。 张大舅是教高中数学的,林雨珍掏出一个本子,把最近积攒的问题和难题拿出来,一一请教他。 一个认真讲一个认真听,这么着很快一个多钟头就过去了。 大舅妈已经做好了饭,笑着进来说,“树青,雨珍好不容易来一趟,你别光顾着给她上课了,我瞧着她这一阵子倒是瘦了,赶紧吃饭吧,我炸酱面都做好了,再不吃都坨了!” 张大舅好脾气冲妻子笑了笑,说,“知道了,就剩两道题了,马上就好了。” 林雨珍压根没上过高二和高三,基础肯定有些弱,考虑到这一点,一开始,张树青还动过要给她每天补课的念头,但很快又被他自己否定了。 如果真要补课,那最好其他学科也要补,光补数学肯定是不行的,而且要是用补课的办法,那雨珍就不能去上班了,得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才行,不然课程根本安排不过来。 她现在的学习时间非常不充足,单补一门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倒不如什么也不补,就让她继续自学加刷题练习。 实在有不明白的,抽时间给讲解一下就行了。 他负责数学,他二弟负责物理和化学。 终于把所有的难点都讲完了,大舅妈赶紧的端上来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面条,张历城跟在后面端着一瓷碗炒好的鸡蛋酱。 最小的张历婷手里也端着切好的菜码,笑着说,“雨珍姐,你以后多来我家吧!” 林雨珍问,“为啥啊?” 张历婷说,“家里天天吃棒子面!我吃的嗓子都变粗了,也就你来了,我妈能做点好吃的!” 林雨珍听了有些疑惑,大舅家现在还过得这么艰难,按说起来,不至于啊。 首先大舅已经恢复工作了,一家四口的口粮也花不了多少钱,即便没恢复工作,大舅妈一个人的工资也应该够了,何况还有表哥做小买卖,不也挺挣钱的吗? 这是咋回事儿? 大舅妈瞪了一眼女儿,“别瞎说,哪有天天棒子面,我就这几天蒸了几锅窝头,是你哥和你爸想吃了,玉米面甜,越嚼越香!” 其实实情是,月初家里接到了甘肃的电报,雨珍的二姨说那边闹干旱,缺粮。 张大舅这回第一时间把自家人全部的口粮都给买出来了,都做成了炒面,分两批寄过去了,末了还嫌不够,还把张历城带来的大米也寄走了一百斤。 这样一来,家里不但没有了细粮,就连大米剩的也不多了,吃干饭肯定不成,那样消耗太快了,大米粥也就舍得每天喝一顿。 不过也不打紧,不能去公家的粮店买,只要有钱,黑市上其实什么都能买到,张历城最近挣了点钱,他爸也给了他十块钱,他本来起了个大早是去买小麦面的,但一问,小麦面一斤竟然都五毛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