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春秋小领主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好战分子太多

第二百一十七章 好战分子太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问到的卿大夫们低头偷笑,韩起一声轻咳,抖了抖浑身的肥肉。轻声提醒:十八级军功授爵制,全是你这个制度闹的。
有韩起开个头,魏舒也敢说话了。他笑着解释:听说楚康王登位以后,令尹三年不出战,楚康王急的去责备令尹。我晋国的尚武精神远远越楚国,如今虽然战火平息不久。但连年的大旱以及贫困生活,让武士们不得不摸起了锄头来维持生计。
拿刀的手去挥舞锄头,这是对武士的一种侮辱,加上十八级军功授爵制的刺激,要是我,我也会想着,与其在家中挥舞着锄头,田地因为旱灾收获的东西连自己都养不活。还不如拿起刀剑来,去战场上俘虏几个楚国人,让他们来帮助自己种地。
所以,赵武迟疑的问。
所以范鞍快嘴快舌的补充:所以执政即使没有布动员令,但武士们还是自的赶来了,请元帅不要辜负武士们这份热情。
范鞍说这话,是因为赵武预定带走的军队,除了武卫军三个师外,只有魏氏的一个师,韩氏的半个师,再加上自己的一个警备师。
人都知道跟着赵武打仗有肉吃。这几年韩氏魏氏在对外战争中赚的腰包里都装不下便宜的珠宝,零散的铜钱掉到地上,这两家都不愿意浪费弯腰的时间去捡起来。而这次出兵,赵武还要带韩氏与魏氏的部队出战,范勒有点不情愿了。
春秋时代的战争,实际上是对外扩张与掠夺的战争。范氏在前不久的家族争斗中损失惨重,在接下来的朝堂清洗中,赵武又没让范氏占上便宜,所以范鞍迫切希望自己的家族能有机会在战争中出场,以便通过掠夺来弥补一下自己的损失。
所以他不顾一切的插嘴。
赵武转向了叔向,后者立宏拒绝:不行,我们的粮草不足,连年大旱,虽然百姓并没有饿死多少。但我们积攒的粮食都空了,国家拥有的几个常备粮仓现在空空荡荡。仓底都可以看见耗子搬家。这次我们动用五个半师,是把最后的粮食拿了出来,而且还要求郑国宋国支援辅助兵的情况下,才能支撑起这些人出战。
我听说有很多武士现在向国都赶,他们来了我们哪有粮食支持他们出战一法律必须做到一丝不芶的执行。我们没有布征召令,所以我们不能接纳他们出战,法律之外没有通容。
赵武摊开了手:没错,这次出战是检阅新的军事体制的一战,那些武士来源混杂,我不能带着如此庞杂的队伍南下啊。叔向,你来执行命令,把他们个个都劝回去。
蹦蹦跳跳不愿意的其实就是范鞍一个人,赵武的命令一下,其余的人都躬身接受命令,范鞍怏怏不快的撅起了嘴,懊恼的告辞而去。
范鞍告辞后,赵武嘱托韩起:我和魏舒南下出战,你与智盈留守国都,接待秦国使者的事情不妨先放一放。这个时代,所有的政治问题不是靠空谈能够解决,都必须靠箭与血,等我从南方带着箭与血回来。我们再跟秦国人好好谈一谈。
韩头,答应说:中行吴该从齐国动身了吧,等他回来,我让他暂时统领国内的军队,国中之事你可以放心,民政事务我按照你过去的策略走,军事上,想必这时候也没人敢来格惹我们了。
韩起说的是:晋国有;军。这次赵武只动员了三个师的常备军队,即使是赵氏的领主武装,也才动员了一个师。而晋国各家族拥有的私兵都还没有动员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谁敢试探暴怒了晋国人。
赵武回自己府中披挂铠甲。挑选陪同出战的家族武士,嫡长子赵成领着兄弟及一班家臣向赵武告辞。赵武从赵成手里接过佩剑插在腰上。赵成紧走两步,靠近父亲问:父亲,你这次回来,给国君办完婚事之后,是否也要给我和弟弟们办婚事。
赵武一笑:怎么了,难道你不喜欢鼻须的妹妹韩嫣
赵成嚅嗫的回答:父亲,其实我们与韩氏的关系已经很紧密了,不需要通过联姻这种手段再加强关系,我觉得韩家的女子,似乎不如魏氏的女孩满意
赵武愣了一下,他反身询问:你见过魏舒的女儿了戏小意思的回答韩妹妹长的像她父亲,胖墩墩的鄂,不如魏妹妹活泼可爱,还知书达理
说实话,韩氏与魏氏比较起来,魏氏过去一直在大夫阶层徘徊,所以他们这几代人一直在努力奋斗。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上,魏氏显然要比韩氏精心的多。而韩氏百年贵族的积累。已经沾染上许多不可救药的贵族习气。比如韩起秉承了他父亲什么都不争论的性格为人处事比较懦弱,他的女儿韩嫣也心宽体胖,整天无忧无虑的,压根想不到家族争斗的险恶。反而是魏氏嫡女显得心眼多。比较活泼。
赵武不走了,他就近找了个台阶坐下来,拉着赵成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想了半天,他问:儿子。让我们用商人的思维来考虑一些问题。比如,在家族争斗当中,任何一个家族都不敢树敌过多,在需要的时候,他们随时需要别人的援助。
如果把别的家族的援助当做一件商品,而把你自己当做一个购买者。你如何才能做到人人愿意向你兜售这件商品
赵成想了想,迷惑的说:父亲说的好深奥,我不懂。
赵武叹了口气,慢慢的解释说:赵氏家族现在圈了那么多的地。购买了那么多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