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大汉天子(二)
张海平倒不是不重视海军。
李天宝袭击东南沿海,进兵南京,造成的影响力。他是亲眼看见的。只是海军也是水军嘛。
把海军调遣到黄河,成为内河水军,先顶一顶。
不是挺好?
还能省去不少军费。
但既然吴年不同意,他也就不再说什么。
吴年虽然说是个甩手掌柜,但也不能完全不管事。比如这次讨论的军队的事情。
至于整顿吏治啊,粮草转运啊,等其他事情。
吴年是一点也不过问的。
不过。今天吴彧在这里。吴年就顺带问了一下内政的事情。
“回禀陛下。目前朝廷已经派遣出去了知府、县令,前往各处。这些官都是大汉朝多年的积累。臣对他们很有信心。只是整顿吏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至少得一年半载,才会见效。”
“臣相信。只要大汉朝能够对民仁爱,抵御外敌。不用几年,就没有人会记得楚国了。”
刘知行眉宇间露出神采来,说道。
“嗯。”吴年笑了,点了点头。
谁说不是呢。百姓啊。感觉太敏锐了。这日子过的好不好,百姓肚子里门清呢。
只要得民心,江山就稳固了。
君臣之间说了许久。刘知行才想起一事,对吴年拱手行礼道:“陛下。战兵俘虏的楚国太监、宫女实在太多。”
“臣请陛下允许臣裁撤一些。放一些太监、宫女归家。”
“有多少人?”吴年对这件事情不是很关心,随口问道。
但刘知行问的很对。无论这宫里头的宫女长什么样,是不是年老色衰的,理论上都是君王的女人。
内阁是不能私自处置的,得问一问君王。
“有两万多人。”刘知行回答道。
“这么多?”吴年的眼睛微微睁大。不是说熊无我带走一半人了吗?怎么还有两万人?
加上自己从辽东带来的宫女、太监,岂不是要三四万人了?
紫禁城里,也才一万间房间。
等于是养了三四万家奴,伺候自己一家人。
这三四万人,可以养一个万户的精锐战兵了。
吴年想了一下后,摇头说道:“对于太监,还是慎重一点吧。这些都是可怜的人。他们就算回去了家乡,可能会因为没有生计而饿死。或者遭人白眼。留在宫中,还有一口饭吃。”
“对于宫女。你也派人问一问她们的意见。愿意离开皇宫的,就放她们走。不愿意的,都可以留下。”
他吧。
算起来比较好色。但一个人顾不来。
三四万太监、宫女。至少有一万五千宫女吧。他能不能活一万五千天都是问题。
再说了。普通的宫女,其实长的不好看。
那些长的好看的,往往不是普通的宫女。比如高句丽王宫内,不少美人。
吴年就临幸了不少美人,现在都是妃子,由柳香安排着住着。有的人,吴年就睡过一次。现在见到人都未必能叫上名字。
总之。普通的宫女,真不需要那么多。
但是吧。
也不能胡乱放。得考虑宫女自己愿不愿意回家。如果她们没有家人了呢?如果她们饿死在外头呢?
得问问她们的意见。
就像是佛家说的放生。
有的人胡乱放生。比如把咸水鱼放入淡水中。
那是杀生,不是放生。
对于汉人的命。
吴年是很在乎的。
“是。”刘知行明白了,拱手应道。
该说的,都说的差不多了。吴年抬起头来,问刘知行道:“首辅。寡人的登基仪式,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刘知行从容回答道。
“好。明天便登基。”吴年精神一振,点头说道。
“是。”刘知行躬身一礼。
“恭喜父皇。”
“恭喜陛下。”
太子吴彧与内阁大臣们,齐齐躬身行礼,恭贺道。
吴年笑着点头。随即。吴年起身离开了文华殿,留下吴彧与内阁大臣们前往文渊阁,处理朝廷政务。
太子观摩。
刘知行说的轻松,准备的也极快。但是皇帝登基,是一个非常非常复杂的事情。
以前。吴年登基为汉王,就比较注重仪式。
咱是正式开国称王,不能是草台班子。该花钱的地方还是得花钱,这样的场合,就得有仪式感。
这一次登基,即皇帝大位,当然也是一样的。
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