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将军好凶猛 >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锋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水军节节败退,很快就控制住泰和以南的颍水河道。
午时以靖胜军第一、第二、第三镇、天雄军第四镇、选锋军左镇为主力,辅以三万诸路州府兵马,在泰和以东、以北,与镇南宗王府的十万步骑全面接战。
赤扈骑兵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司空府往泰和推进的前军主力,以步甲为主,仅有万余骑兵相随,规模太有限,没有资格与虏骑在泰和以北开阔的平野进行对冲厮杀。
在泰和敌营的东北方向,史琥、殷鹏统领选锋军左镇骑兵掩护侧翼,韩奇、蒋昂、孙延观率部三万甲卒依托两百余辆战车,以坚密的步阵,抵挡住虏骑从侧翼发起有如洪潮一般的攻势,尽一切可能限制虏骑主力直接逼近颍水沿岸。
在颍水北岸,陈子箫正统领以靖胜军第一、第二、第三镇为主的前军主力,往泰和大营方面坚定的推进,从正面进攻降附汉军的阵列。
此战的目标也是击垮进入泰和大营的降附汉军,继而顺势收复泰和以及西翼的沈丘、项城、宛丘等城,令赤扈人在颍水沿岸失去依托,不得不大幅收缩到北面的郑州、汴州境内。
此仗对天雄、靖胜、选锋诸军而言,是携胜而战,将卒斗志昂扬。
对敌军来说也是背水一战。
特别是出营于泰和东北方向列阵的四万多赤扈骑兵,不仅机动性强,兵力上占据绝对的优势。
虏兵也深知哪怕不能彻底击败、击溃侧翼的南朝甲卒阵列,但只要找到足够大的空隙,以便数千精锐骑兵插入战场的纵深,能进攻到南朝主力阵列的侧翼或背腹,就极有
可能赢得此仗的最终胜利,斩获的战果甚至将彻底弥补他们这半年来在颍州战场令人心绞痛的巨大损失。
低沉的号角就像初夏的狂风,贴着大地呼啸,千军万马奔趹的马蹄令大地都颤抖起来。
架在战车上的铁胎巨弓早已用绞盘张开,细铁线裹缠制成的弓弦发起震颤的鸣啸,是那样的尖锐,与弩箭射出后的破空尖啸,憾动人心。
大越早就掌握三弓床弩的制造方法,但传统的三弓床弩用料极其考究,制备繁杂,周期漫长,早年仅有朝堂在汴梁的将作监储备大量的用料。
汴梁沦陷后,数万工匠以及将作监储备的弓材都落入赤扈人手里,京襄再重视弓弩兵甲的制备,但在传统弓弩的制备上,主要是弓材储备方面,还是缺了一些底蕴;一直以来都只能少量的制备可射四五百步之远的三弓床弩。
铁胎弓,或者说铁臂弓,在当世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但受冶铁技术的限制,早年将作监所制的铁胎弓多用作仪仗。早年所制的铁臂弓,弓臂要么过于坚硬,没有韧性,没有办法拉开。即便偶尔制出一两把能用的铁臂弓,也???????????????因为渗炭无法进行较为精准的控制,从而难以批量生产。
京襄这些年在精铁冶炼以及兵甲战械进行十数年的摸索,水平可以说远超当世,但即便如此,此时军械监所制的铁臂弓良品率也不过十之一二。
不过,这已经足够用了。
而且在战场上,铁胎弓也不惧敌骑冲杀进来破坏。
铁胎巨弩用绞机开弦,稳定性要比传统的三弓床弩差一些,但上百架车弩列于阵前,一次齐射,就将三四百步外像洪潮一般冲锋突击的虏兵骑阵撕开一个缺口,血肉横飞的场面,已足以震憾人心了。
车弩齐射过去,就往后阵撤出,一边填装新弩,一边往其他方向转移。
上百架铁胎巨弩一次齐射,还远不足以将赤扈骑兵的斗志摧垮,而车弩的装填耗时颇长,需要及时腾出空当来,给后方的长矛手填进来迎来敌骑的冲击。
同时在泰和大营以北集结的赤扈骑兵规模太大了,兵分六路发动第一波攻势,车弩撤往别处,待装填后可以从容寻找空隙进行新的射击。
车弩与精铁盾车还是相对轻便的,全车总重控制在四百斤左右,轮毂较宽,包裹软木树皮,七八名将卒就推动行走,或套牛马,可以紧随着甲卒阵列在松软甚至泥泞的野地前进。
不过,像投石机这样的战械,哪怕是车载小型投石机、旋风弩,动辄两三千斤,想要用于野战就困难得多了。
仲长卿、摩黎忽率残部从獐子沟撤出时,也对獐子沟与泰和之间的驿道进行破坏。
而獐子沟与泰和之间,一度作为敌我双方的缓冲区,司空府也没有机会组织辎兵修缮驿道。
因此大军从獐子沟、从汝阴出动时,中型战械无法直接随军出动。
不过,在整个战场的南翼,数十艘舟船早就靠北堤停泊,数千辎兵涉水登岸后,在浅滩上快速搭设出一座座栈桥。
数以百计的弩车、精铁盾车,以及发射火油罐及小型石弹的旋风弩车正通过这些新搭设的栈桥,快速登岸,补充到后方的阵列之中;加强前军主力北翼及西翼的第二道的屏护阵线,又或者以小队为单位,填入更外围的第一道屏护阵线,或主动去迎击从缝隙穿插进来的赤扈骑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