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 章 上可九天揽月(五)
想的结论,兴奋的对星官们道:“往后,即使是看不到星辰的白天,我们也能知道它们正处于头顶的哪个位置了!”
......
邓绥颔首表示赞同:“一次看到太史令研造的水运浑象仪,本宫就觉得不凡。”
的确是堪称一绝。
那浑象仪现在就摆放在司天台内,她偶尔也会过去看两眼。
邓绥本就对天文颇为喜爱,有的时候为政事烦心,去看看日月星辰的运行,感受到自于宇宙的浩大,便会觉得自己遇到的这事情不算什。
心境都能开阔不少。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臣也只是在耿寿昌的基础上做了一改进而。”张衡谦虚道。
“太史令无需过谦,耿寿昌的浑象可不如你的精巧,而且也并非水力驱动。”
后之人没见过耿寿昌的浑象,她是见过的,简单类似浑仪。并不是说耿寿昌的做得不好,而是张衡的改进实在是浑象仪提升到了另外一个空间。
不可同日而语。
......
【水运浑象仪不仅特别的准,这里面还有一个小装置有意思,叫做瑞轮蓂荚。】
【蓂荚是一种传说中的植物,传说它每天长一片叶子,然后长到十五片之后正好月半,接下就每天掉一片叶子,掉完之后就正好是月底。】
瑞轮蓂荚用金属制成,立在浑象仪的后面,同样受到水流的带动。
每日的子时,它的叶子会立一片,直到每月十五日时,整个杆子上长满了叶子。
而接下的每日子时,它的叶子会随着机械的松动掉落一片,到月底又变成了光光的金属杆。
这就是一个汉朝版本的机械日历!
......
“哇,这是怎做到的?”天幕下响一片惊叹。
说实话,刚才的浑象是复杂的,而且还牵扯到一天文知识,可以说绝大部的人都看不太懂,只知道厉害。
但是这个会长叶子也会掉叶子的小东西,他们看懂了!
有妪道:“有了这个,我就能知道今天是每月的哪一天了!”
有的时候日子过糊涂了,根本不知道到了哪天,她也不识字,只会用柴禾棒在墙上画一字,但多了后也数不清。只能模糊的根据月亮的盈亏判断大概。
这东西真是好。
这样奇妙的小玩意儿也让少年郎们生出向往之情。
秦汉,一位隐的墨家后人转过身去认真的问自己的父辈:“如果我学了墨家的技,是不是也能做出这样的东西?”
他的父辈一直让他传承墨家的技艺,但他一直都不想,直到刚才看到这东西。
形容沧桑的中年男子沉吟了一下,在心中模拟之后回答:“等你到了我这个地步,应该就可以。”
少年郎立刻应下:“那我学!”
原家里传承的这技艺不单单是可以做个家具什的,还能有益于天文,听上去就有意思多了。
......
【张衡也不愧是张衡,不仅是天文学家,更是机械学家!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张衡的水运浑象仪没有保留下,我们只能各种典籍中窥见其风华。】
【但张衡的思想也影响了后,历朝历代都仿造过他的水运浑象仪,到了宋朝之后,达到了技艺的巅峰。宋朝的天文学家苏颂、韩公廉浑仪和浑象结合为一,直接做了仪象台。】
【现在开封市博物馆的展厅内就放了一座一比一复原仿制的宋朝仪象台。】
这个仪象台的高度足足有十二米,仅是基座就有七米高。
它的报时系统、驱动结构和传动系统都位于下层,中层的密室放置着巨大的浑象,可以模拟天的运行,甚至可以模拟昼夜的交替。
它的顶端,则放置了用龙柱支撑的浑仪。
到了夜晚的时候,宋朝的星官们就会登上这个仪象台的顶端,打开最顶上的隔板,用浑仪观测星空。
这就是界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天文钟!
星官们对这座水运仪象台的出现欣喜若狂。
但是一闲着无聊的朝臣们却上奏道:“官家,我大宋以火德立国,苏颂却此仪器命为‘水运仪象台’,对江山社稷不敬!其心可诛!”
苏颂心中咯噔一,坏了!
好在,宋哲宗虽然年幼,但是个明理之人,并不在意,只是挥了挥手道:“需抠文咬字,这字改过就好了,就叫‘元祐浑天仪象’罢!”
苏颂知道皇帝这是在保他,立刻站出谢恩。
......
赵匡胤觉得心里安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