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人头落地
杜峰将自己和手下探听道的消息总结了一下,推断了陕北这次暴乱的原因。讀蕶蕶尐說網5203187
这次陕北暴乱,很明显是因为这两年受了旱灾之后,官府不仅赈灾不力,反而是勾结大户趁火打劫,利用灾年用粮食吞并百姓的田地。尤其是有几个大的粮行,在陕北一带,利用极低的价格,也就是一石米一亩地,甚至一石米两三亩地的代价,吞并了大量的土地,并且将老百姓转为他们的佃户,并且要收取高昂的地租。本来若是今年不再遇到旱灾也就算是过去了,可是今年遇到了比前两年更为干旱的年景,这些土地大多绝收。如此一来,百姓们连地都没有卖了,而那些大户也缺少粮食,最终导致了老百姓揭竿而起。
杜峰还讲到了各地的惨状,有些地方树皮草根都吃完了,还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在个别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棒棒队”,专门打劫路人,敲死之后,拿回去分食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纷纷出现了抢劫大户,小规模的民变,但是都被陕西各地的官府死死压住,瞒报。甚至还设了关卡,防止百姓外逃,以至于灾情越演越烈,最后导致了大规模的暴动。
王宝的报文,则是讲述了李涵招供的事情。
朱由校也是勃然大怒,命令熊明遇彻查。
报文当晚就发到了熊明遇的手里,熊明遇立即就将杨玮抓获,进行了审讯。
审讯之后,杨玮招供,这两年盛达粮行从官仓里挪用了大量的粮食,一方面将这些粮食倒卖到了甘州等更缺粮食的西边,另外一方面在陕北等地兼并了三十余万亩地,将数万农户转成了佃户。本来是想等到灾年过去,就能趁机发财,谁知道今年今年的局势比前两年还厉害,以至于抽水机都无水可抽。今年等到陕北发生了大规模的民变之时,他们知道事情不妙,生怕上面查库,便从奇趣阁的仓库买了粮食,装进官仓里。
杨玮还招供,他的幕后东家是冯达,冯达的后面是冯盛铭。而冯盛铭的儿子,就是当今的陕西布政使冯铨。另外杨玮还供出,在陕西这么干的,不止他们盛达粮行一家,而是有十多家,其中一家洪福粮行的,就是三边总督杨鹤的背景。这些粮行的背后,都有这些高官的背景。至于在陕北各地,各个县府,也都有大小粮行,都是各级官员的亲戚在经营,干着同样的勾当。
熊明遇得到了杨玮的招供,立即便将冯铨等涉案官员全部抓获,将涉案粮行查封。很快这些案情便得到了查实,经过报站传到了京城。
朱由校看着这些官员的斑斑劣迹,气得浑身直哆嗦。
“大家看看,大家看看,这还是大明的官员吗?这还是百姓父母官吗?与禽兽何异?与虎狼何异?”朱由校敲打这桌子,对站在他面前的内阁官员们发火道。
魏广微战战兢兢地说道:“陛下,这些官员与奸商勾结,上下沆瀣一气,趁着干旱吞并土地,盘剥百姓,简直是天理难容,罪不可赦!”
熊廷弼也说道:“陛下,这些官员,一个个都是身负皇恩,遇到灾年,却不思如何赈灾减灾,反而是趁机攫取土地。而且,上半年已经开始发生民变之后,不但没有收手,反而是上下勾结,将百姓圈禁,以至于让朝廷错过了最佳的救灾时间。臣以为,这些人,罪无可恕,当诛!”
“对,当诛!”大臣们一个个都附和起来。
朱由校点头道:“李爱卿,你认为呢?”
李峰道:“陛下,乱世用重典,否则难以收拾民心啊!”
朱由校站起身来,对大臣们说道:“好,着熊明遇查实,凡是牵涉到了此案之官员,一律从重处罚!行事恶劣者,杀无赦!”
接下来几天的《大明中央日报》上,用了许多文章,长篇累牍地刊登了陕西民变和灾情的事情。从旱灾起因,官府的腐败,官商勾结等等方面,阐述了这次陕西民变背后的矛盾。报纸刊登了皇帝对这种欺上瞒下官员的震怒,下令全力赈灾,并要求参与民变的流民立即放下武器,接受官府的安置,承诺一定会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并且会严惩渎职和腐败官员。
报纸还刊登了具体赈灾的措施,对灾民的优惠,具体联络方法等等。
当然这种报道是在李峰的主导下进行的,总之一句话,那就是皇帝和朝廷是好的,是早就心系灾区的,粮食也是早就准备好了的,只是被下面的歪嘴和尚给念歪了。报纸上还有文章质疑,这些饱读四书五经的读书人,怎么连最后的忠孝礼义廉耻都丢掉了,怎么就会节操全无呢?
果然,这报纸一出,全国震动,纷纷指责陕西官场的腐败。
与此同时,西安城内,对那些官员的审问也出了结果,冯铨等人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承认了事实。在这个时候,自然是要从重从快,很快,第一批三十几个落实了罪行的犯官和奸商就在西安城的闹市被砍头,头颅被挂到了城墙上示众。这里面,就包括了冯铨和他的父亲冯盛铭、杨玮,以及一干大小官员。
这些官员的脑袋,很快就安抚了那些难民们的情绪,移民和招工也进行的更加顺利。
在这样的形势下,军事上的行动就很好办了。
刘大锤和孙祖寿按照李峰的方针,实行了囚笼政策,将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