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恒生银行
65年1月,香港爆发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大型的银行危机。
事缘在1月23日,明德银号发出的约值700万港元的美元支票遭拒付。消息传出后,许多存户纷纷拥至提取现金,由于银号一时间无法支付数额庞大的提款,最后1月27日,香港政府正式接管明德银号。其后,挤提蔓延至其他华资银行,如广东信托银行、恒生银行、广安银行、道亨银行、永隆银行等等。经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及渣打银行声明对香港的华资银行作出无限量支持,加上港府采取多项措施,至2月10日,风波暂告平息。但事件并未就此完结。直到3月,仍有部分报纸刊登了一些没有根据、中伤本地银行的流言,恒生是其中之一。期间,大客户悄悄地取消帐户;至4月初,挤提再次爆发,恒生银行更是首当其冲。
最先出事的是香港仔分行。当时大批客户涌至提取存款,身为总经理的何添劝告不要急于提款。个别二、三十万港元的大客户如警司韩森,要求何添签名担保才停止提款。在总行,提款的人潮更伸延至皇后像广场的香港会所。汇丰再次表明支持恒生银行,并委派职员驻守恒生总行大堂,以证明有足够的现金供应,一叠叠的钞票遍布大堂的各个角落。但是,情况并未有改善的迹象。4月5日,恒生银行一日之内失去了8,000万港元存款,占银行存款总额的六分之一,至4月上旬共失去了2亿港元。
经过多日商讨,在4月8日,董事局决议把银行控股权售予汇丰,并交由通晓英语的利国伟全权处理。4月9日,在得到香港财政司郭伯伟的批准后,立即与汇丰进行谈判。在谈判中,双方在恒生的总价值及出售股权数量分歧较大。汇丰认为恒生总值6,700万港元及要求收购恒生76%股权;但恒生方面认为其总值1亿港元,并只愿意出售51%股权。由于汇丰顾虑到若恒生倒闭自己也难以独善其身,遂于4月12日答允以5,100万元收购恒生51%股权(其后增持至62。14%至今)。消息传出后,风潮也告平息。
据悉,何善衡因恒生控股权从此断送而哭了两个晚上。不过在出售当日,他亲自召开大会向员工解释,稳定人心。汇丰却无疑成了大赢家,汇丰不单以低廉的价钱买入最宝贵的资产,也除去了香港银行业最具威胁的对手,奠定了其在香港银行零售业的垄断优势。在收购后,汇丰只派出4位代表加入董事局,并继续保持原来的华人管理层,何善衡等人也得以留任,这是汇丰的远识卓见。当时,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总经理桑达士认为,恒生银行的成功在于其华人的管理层,所以汇丰不必插手。
恒生银行是一间以香港及中国大陆业务为重点的银行,是汇丰集团成员之一。截至2009年6月12日,恒生的总市值达2141亿港元,以市值计,是香港最大的本地注册上市银行。长远的目标是成为大中华区具有领导地位之区域银行,重心是华南及长江三角洲一带。恒生银行亦负责算出香港股市的参考指数:恒生指数。
香港的恒生银行总行位于香港岛中环德辅道中83号。香港设有82家分行,以及港铁站办事处、自助理财中心及自动柜员机等,合共逾210个服务网点。其中,于每个港铁车站均设有自动柜员机,柜员机和汇丰银行联网,名为“易通财”(ETC),但2012年已经较少使用其中文名称。恒生银行在澳门设有1家分行,在中国大陆设有35个业务据点,包括11家分行、25家支行,而在台北亦设有办事处。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总资产高达9754。45亿港元,股东资金787。55亿港元,总客户贷款4822。41亿港元,客户存款7408亿港元。信用卡总数增加10%至223万张。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员工人数合共9,834人,较前一年增加192人,或2。0%。在员工总人数中,行政人员占1,407人,管理及专职人员占4,048人,而文员及非文员则占4,379人。
根据恒生官方网页的说法,是取“永恒生长”之意;但据曾经出任恒生副董事长何添表示,“恒生”二字分别取自当时盛春霖开设的恒兴银号及林炳炎的生大银号。
林子轩虽然来自后世但是自己毕竟是军人出身,对于所谓的金融银行业根本就不懂,之所以知道恒生银行还是在电视上看到过恒生指数之后,当时自己就是想知道什么是恒生指数所以才去查的资料,对于恒生银行这才有了一定的了解。
正是基于这样的了解,林子轩非常自信现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人比自己更加的了解恒生银行的发展情况,所以也就没有人比自己更加知道怎么样才能吞掉恒生银行。
现在由于大陆刚刚建国,而大陆实行的又是一连串严格的外汇管制。再加上朝鲜战争时期,联合国对大陆实行经济封锁,使的恒生银行主营的大陆业务,严重受损,可以说此时的恒生银行是自建立以来最脆弱的时候,就连他们内部人员都知道,都在积极的寻找出路,如果自己这个时候不出手的话,一旦等到朝鲜战争爆发,恒生银行转型成功的话,再想吞掉恒生银行的话就不这么容易了,到时候恐怕自己将所有身家都加上都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