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似有所指
老路子走。这样下去,恐怕这辈子还是逃脱不了和他爹一样结局!”
周朝阳喘息半天,就回答姚远说:“姚总,张建国已经不是我的老板了,我和他也再没有任何关系。
不过,姚总的话,的确值得深思,在下受益匪浅。”
姚远不置可否,又把车拉套背起来,继续拉着地排车前进了。
他们再次来到张大爷住的楼下的时候,服装公司副总孙保国,已经带着公司的几个高管,在楼下等着了。
老板亲自下手干活,高管们无动于衷肯定不行啊,只好跟着来了。
大家一拥而上,把姚远给替换下来。
姚远就问孙保国:“你们都跑这里来,公司里没事吗?”
孙保国就回答说:“公司有李副总值班。下一次李副总带人来,我们轮换着。”
姚远还是兼任着服装公司的总经理。之所以不任命总经理,就是要搞他的平衡术。两个副总可以相互竞争,省得他们偷懒。
听孙保国这样说,姚远就点点头说:“应该这样。我们都人到中年了,整天的忙工作,身体会慢慢锈住的。这段时间,我每星期都至少参加一次公益活动,出些力气,反而感觉身体轻松不少。
所以呀,我建议,咱们的管理层,特别是高管们,平时缺乏活动,应该像我一样,每星期至少参加一次体力劳动,这个将来要形成制度。这对大家的身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孙副总心里就暗暗叫苦。象征性地参加点活动可以,这每星期和一次煤泥,一下子就是两千斤,还得摊成煤饼。
就这个劳动量,一星期一次就够呛了,根本歇不过来。幸亏老板没想起来让他们一星期来两回,要不然大家就都得医院里躺着去了!
肚子里腹诽,嘴上却说:“姚总您说的太对了。我们平时老在办公室里坐着不动,的确不利于身体健康。这样每星期都拿出一天来助人为乐,比去健身房专门锻炼,效果要好得多,也更有意义。”
姚远知道他拍马屁,干脆不搭理他,把和煤泥摊煤饼的活交给他和高管们,自己带着周朝阳进张大爷屋里去了。张大爷就住在这排楼的一楼。
这张大爷是矿机大件分厂的退休工人,老伴早早没了,他自己拉扯大两个儿子。
如今,俩儿子都在很远的地方工作,家里只剩下他一个。
常年的劳累,让他得了膝关节疾病,两条腿疼的走不了路。
都说养儿防老,真的老了,成了累赘,儿子们就嫌弃了。
张大爷在两个儿子家里都住过,深深体会了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最后还是回到自己家里来,一个人过日子舒坦。
虽然腿脚不利索,生活艰难,总比在儿子那里看别人脸色舒服的多。
辛苦半辈子,舍不得花钱找老伴,总算把儿子们拉扯大,最终却是这么个结局。老人一度心灰意冷,只凑合着饿不死自己就成,日子过得有一天没一天的。
是姜姨偶尔来矿机宿舍里找她那些老姐们,听说了张大爷的事,回来就跟抗抗说了。
抗抗就带着人过来,把老头弄到市医院里去看病,住院打针,出院还给拿了药。又带人把他家里给收拾干净。从此,张大爷就成了她慈善基金会的一个照顾对象,每星期都安排义工过来,帮着老头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
有人这样无私地帮他,张大爷对生活重新有了希望,精神上好了,病恢复的也很快,已经可以不拄拐棍走路了。
姚远和周朝阳进屋的时候,张大爷已经冲好了茶水。见他们进来,就招呼说:“大厦啊,赶紧坐下歇歇。”接着就打个唉声,感慨着说,“没有你们两口子,我都怕活不到今天呀!”
矿机一万多工人,姚远连一半也认不过来,他并不认得张大爷。但他在矿机的时候算是名人,大多数人却都认得他。
自有了慈善基金会,抗抗帮助的人到处都有,一般自己能够自理的,抗抗就不往养老院里送。
时代走到今天,人们生活的节奏眼看着在加快,都在为了多挣点钱而拼命奔忙,又哪里有多余的时间照顾老人呢?像张大爷这样的老人实在是太多了,都弄到养老院里去,再有仨养老院也装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