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年
,打下的基业,将来总是要传到儿子手中,所以,他不希望儿子、孙子是败家子。
希望李楚的国祚长一些,好歹能有正常的寿命:一百到两百年左右。
那么,权力的本质,他就一定要向儿子讲清楚。
“十年来,我拼命建设新体制,就是为了保证这一点。”
“新的军制,保障了军人的利益,让他们的利益和体制绑在一起,自然就会拥护皇帝,将来,没有太高军事素养的皇帝,也能掌握军权,让文武官员怕他。”
“三省主贰长官连同尚书省八座尚书任期制,是为了让各方势力利益均沾,让文武官员认为服从皇帝,利益能够得到保障。”
“兴科举,办教育,就是要让庶族出头,让庶族的利益,和皇帝的利益绑在一起。”
“大兴海贸、边贸,以及各类工商业,是为了让皇帝掌握摇钱树,有足够的钱财来收买人心,稳,并给文武官员带来利益。”
“这些制度,我花了十年,初步建立起来了,接下来,就是要尽可能把更多人的利益,绑到这些制度上去。”
“将来,你,还有你的儿子,不需要耗费太多精力,不需要依靠宗室、外戚,就能依靠制度,实现权力制衡。”
“制度捆绑的利益群体越多,维护这个制度的人就越多,真要有人挑战制度,不需要皇帝振臂高呼,利益群体们自己就会把这挑战者撕碎。”
“所以,即便未来的某位皇帝,是个资质平平者,也能靠着群臣对利益的服从,获得他们对自己的服从。”
“为此,付出党争逐渐出现、逐渐恶化的代价,我认为是值得的。”
李笠最后的话,让李昉愕然:这、这不是饮鸩止渴么?
李笠看出儿子的担忧,笑起来:“天下间,没有不灭的王朝,我们李家的楚国,若能延续二百年,这就够了,该满足了。”
这种话,也只有父子之间才会说起,李昉明白父亲的意思,点点头:“孩儿知道了。”
李笠继续说:“所以,为了延缓党争对制度的腐蚀,就要把斩草除根的规矩改一改,少杀人,改为流放,让人有死灰复燃的机会。”
李昉瞪大眼睛:“这...恐怕也只是一时之计吧?党争恶化之后,什么手段使不出来?”
“所以只是延缓,不是根治。”李笠笑起来,“十年,父亲打好了基础,再进一步夯实,将来,你就能稳稳继位。”
“不过,在那之前,得造势。”李笠将自己准备好的资料拿出来,交给儿子:“平周的大功,思来想去,还是分给武官们吧,你取威名即可。”
他做了决定,让皇太子挂帅灭周国,但是,要设参谋部,由参谋部来实际主导战争,皇太子不过是挂名。
皇太子得灭国威名,参谋部军官分实际军功,连带着跑腿的其他皇子,也沾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