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番外秦良玉5
[东虏闹了半天,劫掠财货人口无数,才缓缓退出京畿,从容回老家。
可以看出明朝烂到什么程度了。
不过秦良玉一直驻守在京城,有白杆军的赫赫威名,东虏倒也没强攻京城,毕竟他们的目的暂时还是停留在抢劫的阶段。]
“暂时”,朱棣听懂了这个词。
他对大胖儿子道:“怎么防止军队腐化堕落,造成这种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你回去好好想想,给朕写个建言策上来。”
“是。”朱高炽心中有些犹豫,毕竟他根本就没染指兵权,身边的幕僚也大多是文臣,知兵戎事的没几个。
朱棣敏锐的抓住了儿子沉默那一瞬,想起儿子以后说不定也会被那些文官忽悠,就怒气冲冲道:“无论文武,你要学着驾驭那些官吏,而不是把他们当先生,甚至当祖宗!”
“每年的税赋就那么多,谁都想多抢一块,所以那些文官抱团,以为天下太平了,恨不得把军饷都砍了,才好偃武修文,凸显他们的能耐。岂不知若我大明没了敢战之士,那就得像北宋一样,变成一头待宰的肥猪!”
朱高炽抽抽嘴角,很无语。他家就姓朱,他爹还把大明比作肥猪,真的好么?
[秦良玉驻军的地方,在宣武区四川营胡同。
这里原本叫什么up主没有查到,但此战过后,为纪念秦良玉的忠义与白杆兵的勇猛,大家就把这里叫做“四川营”,并且建造了石芝庵以做祭祀。随着四川籍举子进京科考的增多,这里逐渐扩大,建造成了一座四川会馆,会馆的匾额上,还刻着“蜀女届伟人秦少保驻兵遗址”十二个大字。]
秦良玉热泪盈眶,四川营胡同……是因为自己带兵驻守过,才会改成这个名字吧。所谓功名利禄,唯有身后名是谁都拒绝不了的诱惑,得知自己死后能如此,也不枉她几十年鏖战沙场了。
大门外的胡同里渐渐出现了嘈杂之声,张凤仪派人去看。
原来,大家三三两两的聚在巷子里议论:“天上仙子说的,是不是我们这里啊?”
“肯定是啊,秦将军现在还住在拐角那所大院子里呢!”
一个富态的老汉喜滋滋的说:“老朽活了大半辈子,没想到有一天还能被天上的仙子提到,都是沾了秦将军的光啊。”
众人呵呵笑了一声,心里暗骂老头不要脸,天幕说的是咱这个胡同,又没提你的名字,仙子认识你是谁啊!
不过作为整个胡同数得着的富户,大家也没出声反驳。
老汉接着说:“既然仙子都下了懿旨,咱们不能不遵守,我提议咱们以后就改叫四川营胡同了,怎么样?”
“那当然了,仙子都发话了,咱们还都要靠秦将军护咱们周全呢!”
[多说一句,这个四川会馆,在民国的时候,曾经被开辟成为女校哦。]
秦良玉心中一凛,不在管外面的热闹。
女校,是专供女子读书的么?
她
知道中原有些大户人家,会为家中女子延请先生,她自己本身也是从小跟着兄弟一起练武读书的。
可这些不过都是个例,全凭着家中之主的开明程度,和爱孩子的拳拳之心罢了。更多的人家,连男孩子都是放养长大,帮着家里忙活的,更遑论读书呢。
甚至福建那边,更是有溺婴这等骇人听闻之举。
那民国不知是什么朝代,但即是能成立女校,那想必女子也是能有一番作为,不必束缚与身份和礼教吧。
真想去看看。
茶馆里的葛嫩娘也欣喜的很,她甚至想着,将来若真的国破家亡,她就隐居乡下,也开一个学堂,不拘男女,教孩童读书识字。
楼下的土财主撇撇嘴,哼了一声:“这民国能比盛唐还有钱不成,真是烧得慌。()”
旁桌的士子讥讽道:让女子这般堂而皇之的抛头露面,岂不是乱了纲常礼教,难道还能让女子出来为官做宰,牝鸡司晨么!?()_[(()”
他还想再多说几句,可想到天上的仙子推崇的秦良玉正是以为女将军,便讪讪的不再言语,只心中犹自不服气。
[这时的秦良玉已经五十六岁了,在武将中算得上是年迈,因此勤王过后,她留下自己的而侄子继续驻扎京畿,而自己则带兵回到了石柱,镇守边疆。
此时的大明不说千疮百孔吧,至少也是遍地烽火。
就在同年,我们熟知的一个农民起义头领--张献忠,开始在历史上留下痕迹。]
崇祯捏了捏拳头,现在陕西的民变已经闹得很厉害了,怎么又多了一股。
[张献忠就是在崇祯三年的时候,在家乡聚集了十八寨的农民,起兵响应起义军,自号为“八大王”。由于他小时候读过书,又参过军,还当过延安府的捕快,在那些真正的吃不饱饭的八辈子贫农里,显得格外多谋善断、果敢勇猛,所以很快打出了名堂。]
朱元璋大吃一惊。
他本以为大明的敌人就是关外的蒙古、女真,听天幕透露,大明也确实被东虏取代。所以在他的构想中,大明末期似是北宋那般,文恬武嬉才被蛮夷乘虚而入。
怎么……怎么还有遍地的民变呢?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