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他的身影
第七百五十六章 他的身影
苏志明无奈地笑了笑。
苏衡低头思忖了片刻,也没说什么,终究报以一笑。
倒是苏幼仪摆了摆手,一副莫不在乎的样子,“无妨。自从我决意搬进御园定居之后,这话听得耳朵都生茧子了。你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人,想来也不是最后一个。只怕一直等这个年过了皇上大婚亲政了,还会有人说这些。”
她说着,下意识揉了揉额角。
有些事她心里从不在意,不过旁人说得多了,她偶尔也难免想一想。
自然,不是想着如何辖制元治,如何维护自己的地位。
她只是在想,从前在宫里习惯了,先帝在时她在后宫为他运筹帷幄,后来先帝不在了,她又在前朝替元治执掌江山。
骤然把一切都交托出去换回清静自在,也不知是否真的能清静起来。
郡主悄悄笑道:“既是那么多人说过,想必太后心里也有数。我不过是白担心,太后心里有数就好。”
“你的确是白担心。”
苏志明这才插了一句,“皇上的品性我是明白的,他不是你想的那样忘恩负义的人。你啊,这就是以小人之心,度……”
郡主狠狠盯他一眼,苏志明不说了。
苏幼仪忍不住笑,稍稍歪在榻边,“算不得小人,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走,咱们别在屋子里闷着,趁着今日天气好,我陪叔父去外头转转。”
说罢春花上来扶她的手,苏衡等人也都站了起来。
春景拿来披风跟在后头,苏幼仪和苏衡一道走在前头,“园子里的金桂开了,还有些花匠用暖炉培出来的红海棠,倒是花团锦簇好看得不得了,就在我这院子西边……”
……
沿着湖堤一脉,亭台楼阁分布甚广,自成章法。
苏衡很喜欢那些皇室的建筑,因是在园子里,没有像宫里的建筑一样都是高高大大威严赫赫的,这里的反而更显精致好看。
苏幼仪看得出他喜欢,便引着他多看,“那处是小六和小七他们读书的书斋,今日我让他们不必上学去,只怕里头还有没走的先生和学生在里头呢。素日里我从这里走过,总能听见他们的读书声。”
苏衡一听更加向往起来,竟走不动道了。
他回头朝苏志明道:“你小时候在你伯父的学堂里念过一年书,那个时候爹还不懂得,只想着你伯父为何非要劝我让你读书,还浪费银子给你买纸笔和墨水。后来是你伯父宁可自己出钱给你买纸笔也要你读书,我才肯了。”
提起苏幼仪的父亲,苏衡一脸惆怅,“唉,那个时候不懂得,还有些抱怨。及至后来你十五岁就考了秀才,领了朝廷的米和银子,我才懂得读书是真好啊,你伯父才是真的为你好。”
郡主怀里抱着孩子,一直默默跟在苏志明旁边。
听见苏衡提起这些苏志明的旧事,十分感兴趣地凑上来,“夫君十五岁就中了秀才?这样厉害,倒没听夫君说过。”
“都是前尘往事了,有什么好说的。”
苏志明谦虚地应了一句,也感慨起来,“现在回想当初受大伯父教导的时光,我也甚是怀念。当年要是没有大伯父,也没有如今的苏志明。”
苏衡点了点头,又回身笑道:“还是太后雅致,住所就在这书屋不远之处,时时可以听见读书声。我倒有了个想头,若是等方哥儿大了要上学了,不如就在我们府里开个学堂?一来方哥儿读书便利,二来也可以让亲朋好友家的孩子一道来读书,顺便可以接济接济家中贫困又愿意读书的孩子。”
苏衡话音刚落,苏幼仪倒是眼前一亮。
苏志明和郡主也是头一次听他这个主意,闻言都十分欣赏,苏志明道:“父亲这个想法倒好,旁的不说,我有不少从岭南来的同窗未能高中的,如今就在京城落脚做个刀笔吏,预备着再考。他们家中也有孩子,这一年年的也有不少同乡故交上京投靠。我想着与其送银接济,倒不如提供一个学堂让孩子读书来得好。”
办学堂是件有功德的事,难为苏衡这样肚子里没三两墨水的人能想得出来,苏幼仪也点了头,“这样自然是好,且是叔父的主意,将来作兴这件事,叔父也不至于闲闷无聊,倒是对身子有好处。”
到那个时候,苏府里也能日日有读书声了。
苏衡十分欢喜,“到时候我就和太后一样,日日听着这样的读书声,自然心情开阔。”
几人又围着这件事随口攀谈起来,到底是要等方哥儿大了才好弄学堂,故而如今并不正经商量,只是信口说来。
……
湖畔的书屋,孩子们都在院中闲玩吃点心。
季玉深负手倚在门边,隔着一湖碧水瞧见了苏幼仪那边模糊的大群人影,知道今日是苏志明夫妇陪着苏衡入宫。
小六和小七被叫走了,他也没有直接宣布放学,而是让孩子们继续在书斋里做功课。
不过没多久他自己也忍不住走了出去,有学生饿了提议吃点心,他也没有拦着,故而大家都各自吃喝玩耍去了。
御园给这些伴读的孩子们提供的吃食都是极好的,小六和小七吃的是什么,他们吃的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