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儿去供销社买万老虎的。
这年头外头没有花露水这一说,云水县供销社也只老虎牌的清凉油,老虎牌清凉油是民国传下来的老牌子,品牌创始人姓万,老百姓就叫它“万老虎油”。
万老虎油配方有薄荷、丁香、樟脑油,能祛风镇痛、消炎止痒,大杂院的孩子身上起疹子,或者给蚊子咬了,用这个摸一下,效果超级好。
张翠兰拿了钱,挎着包就要往街上冲。
林瑶拍了下脑袋,万老虎牌清凉油啊,她空间超市里有一柜子呢,她借口道,屋里正好有罐没用的清凉油,回了趟屋。
再回来的时候,手上就多了小小一罐清凉油。
张翠兰高兴的直拍手,这下好了,不用费功夫去街上买了。
万老虎油只有县上老姐那家供销社才有的卖,从大杂院到老街,一来一去要半个多小时。
费功夫不怕,主要是老儿子受罪!
张翠兰夸了林瑶几句,跳上自行车又出门了。
临出门前,张翠兰同志还心疼道,“我瑶瑶这阵子苦夏,看看小脸都瘦了,等晚上回来,给瑶瑶用猪油摊张鸡蛋饼,补补身子。”
边上的顾春梅也点头,“可不是,瑶瑶是真瘦了,妈,一张鸡蛋饼可不够,要多几张才行。”
嘿,到时候她跟瑶瑶,爹娘一人一张,美滋滋。
张翠兰白她一眼,没搭理闺女。
姐妹俩吃完早饭,拾掇好家里,屋子落锁,挂着军绿色小垮包,坐公交车去了卫生院。
五十年代,国家汽油供应紧张,各大城市的公交车都改造成了煤气车,公交车顶上都放了个黑色的煤气袋。
云水县只有一班公交车,车内空间狭窄逼仄,到上下班高峰,车上满满当当都是人。
这会儿乘客少,林瑶买了公交车票,一张公交车票二分钱,寻了两个靠窗的车座,她跟顾春梅一前一后坐下,打开窗户,吹着风,在大太阳下晒着,也不算太难熬。
公交车在路上摇摇晃晃走了半小时,才到县卫生院所在的街上。
县卫生院就在公路边上,一幢四层的红砖小楼,听说是解放前盖的,白色的门楼,刷着大红色标语的墙壁,刺鼻的消毒水味道,身穿灰蓝色衣服的人群,都是这个时代特有的印记。
输液室在二楼,林瑶她们去的时候,输液室人满为患,顾时东正吊着吊瓶,在走廊里坐着呢。
臭小子打了针,抹了药,精神多了,一见林瑶就喊,“嫂子,你来看我啦。”
林瑶过去一看,呆了呆,倒霉孩子嘴巴咋肿成这模样了?
顾春梅不乐意道,“臭小子,没看见你姐我啊?”
顾时东哼了声,“谁让你笑话我来着。”
得,赶紧是记仇了。
眼瞅着姐弟俩又要拌嘴,林瑶赶紧拿出路上买的白糖糍粑给顾时东解馋。
白糖糍粑算是云水县的特产之一,路上的国营饭店、供销社都有的卖,打好的糍粑裹上白糖、红豆跟绿豆馅儿,热腾腾吃一口,软绵绵透着沙沙的甜。
顾时东很喜欢吃,他两只眼睛笑成一条缝儿,一激动就想伸爪子吃。
顾春梅拍了他一下,“爪子脏不脏,洗了手再吃!”
本来就病了,还不洗手吃东西,找揍呢。
顾时东委屈的哇哇叫,“我打吊瓶呢,怎么洗手。”
他肚子都饿了,女人真是麻烦!
林瑶给臭小子拿了张包点心的牛皮纸,让他抓着吃。
这会儿到吃饭的点儿了,卫生院里人来人往,一般人脸皮薄,不好意思在走廊上吃饭。
顾时东不是一般人,臭小子脸皮贼厚,抓着糍粑一口一口吃的吧唧吧唧,就跟啃送西瓜的松鼠一样,自在的很。
他吃的香,就连路过的大夫也停下来看两眼。
兔崽子还自来熟跟人大夫打招呼。
顾春梅捂着脸,实在不想承认这是她亲弟弟。
臭小子吃完糍粑,肚子还没饱,人家也不说就这么可怜巴巴抱着肚子看过来。
林瑶心一软,转头跟顾春梅打商量,“姐,咱们再给东子打碗面去吧。”
顾时东继续眼巴巴望过来。
顾春梅深吸一口气,气哼哼去食堂给弟弟打面去了。
卫生院食堂伙食好,大师傅手艺也地道,就是一碗面也分荤素,素面只有豆芽菜,七分钱一碗加□□票。
荤面可丰盛多了,有肉丝儿、豆芽、小青菜还有荷包蛋,油汪汪的看着就好吃,价格也贵,一碗就要一毛二,还要三两肉票、□□票。
老顾家一家人,一个月才供应半斤肉票。
顾春梅手里的肉票攥了攥,最后还是打了份荤面回去。
那么一大海碗荤面往跟前一放。
就是林瑶也跟着呆了呆,顾时东一口一口吃到一半,都要吃哭了,真想放下筷子不吃了,可是他不敢。
— —二姐在边上瞪着他呢。
他要是敢不吃,二姐一准儿收拾他。
最后还是顾满仓给小儿子解了围,把剩下的面吃了。
不管到什么时候,粮食对顾满仓这老一辈人来说,那都是珍贵无比,一粒粮食也舍不得浪费,剩下的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