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头地,难于上青天。
胡亥滔滔不绝,直接将现状说了出来。
有些内容极其刺耳,却震耳发聩——能在朝堂上的都是聪明人,难道真的没有一个人发现问题吗?只是问题太过复杂困难,即便知道也很难从头到脚更改一遍。
右丞相王绾舔了舔干燥的嘴唇,声音低沉:“公子想说的科举制度……能改变这一切?”
胡亥重重点头:“没错。”
他一个没忍住,还是说出经典的那句话:“我曾在仙界见到一册书,上有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殿内顷刻间寂静无声。
吕雉、萧何和刘季等人怔怔看着胡亥,只觉得心跳如擂鼓般响亮。
有如他们这般兴奋的,也有瞠目结舌的。
比如廷尉李斯呆若木鸡地看着胡亥——要不是这位是秦国公子,他还以为站在上头的是反贼!李斯忍不住看向始皇帝,眼里明晃晃的写着:陛下,您管管胡亥公子啊!
始皇帝嬴政:“…………”
他勉强开口,打破殿内的寂静:“胡亥,你继续往下说。”
胡亥乖乖应了声:“哦。”
他昂首挺胸,大声说道:“而现在,正是改变的最好时机!”
满朝文武齐齐沉默。
未能预见未来的他们很难想象,或许目前唯有胡亥,又或者还有嬴政相信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胡亥清了清嗓子,正式说到科举制度上。
他沉声道:“科举制,盖取分科目而举士人之义,既分科目而举士人,分科举拔人才。”
“科举制度通常可以分为文举和武举,其中武举类又分外场和内场考核。外场类似于蒙內史最近举办的巡卫选拔,以步射、马射、负重乃至摔跤等为科目,而内场则考的是策论兵书乃至兵法。”
蒙恬和通武侯王贲等人微微一愣。
他们忍不住交头接耳议论起来——如今秦国将领的人数很多,但出挑的却是不多,主要的几人都出自蒙家和王家。
比起争权夺势,两家人的想法更加坦率。
长久只有几人为将,终有人会看透他们的兵法,理应多多吸收点新鲜血脉才是。
比起蒙恬等人单纯的想法,其余朝臣则紧张地竖起耳朵,屏息等着接下来的话语。
胡亥沉声道:“至于文举那要稍稍复杂一些。”
他认认真真,逐一说来:“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郡试、而后再到廷试。其中乡试第一被称为解元、郡试第一位会元,而廷试第一为状元,另外还有增添殿试——顾名思义,这些学子可以入章台宫考试,学子又号为天子门生。”
“其次科举考试有固定时间,一般二年举办一回,再者科举考试无需官吏推荐,都可自行报名参加考试,最重要的是科举考试必须极其严格,禁止作弊,凡是作弊者论罪并禁止参考,试卷要求字迹规整统一,不得做标记,上交试卷后需覆盖名字,直至考试结束后才能撕开名谓,公布排名……”
胡亥洋洋洒洒,说得口干舌燥。
右丞相王绾和左丞相隗状相视一眼,难掩眉眼间的惊讶。
胡亥公子所说的……并非是想法,而是已经有一整套完善成果的答卷!比起其余事物还需要琢磨研究,这一套科举制度基本属于拿来就能用上。
最让两者惊讶的是——他们一眼便看出为何胡亥公子会说如今是最好的时机。
六国俱灭,秦国一统。
科举制度的推动,也能让六国士人接受秦国文字和文化,并通过科举制度入仕为官。
黔首从头学习,怕也要十年才能上场考试。
前二轮乃至四五轮的科举考试,恐
怕会招收大量六国人才!
六国士人会归顺于秦国,再无反叛念头!
左右丞相思到最后,已是呼吸急促,难掩兴奋。
萧何绷紧背脊,站在原地。
他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胡亥——即便萧何早已从李斯等人口中听闻胡亥公子得天所授,并非凡人,而直到现在他才有真真切切的感受。
萧何的心终于落地。
若有这科举制度……想来大秦安矣!
满朝文武尚在讨论不休。
胡亥还在细细说明情况——像是底层考试多以基础内容为主,等到郡试廷试时考试内容可增加时事,涉及国家现实问题,让读书人读书的同时还要对社会发展有一定了解和思考,甚至能设计如何解决问题。
这又是个特别的想法。
始皇帝嬴政也止不住直起身体,若有所思。
胡亥说得口干舌燥,嬴政还送上蜜水。
他咕咚咕咚喝了大半盏,砸吧砸吧嘴:“我要说的差不多就到这里了,剩下的还得大家再思考思考,讨论讨论。”
左右丞相打起精神,连连应是。
有了他们开头,其余官员也是纷纷接话应声。他们难掩眉眼间的兴奋和震惊,
嬴政深以为然:“是要让诸卿思考一番。”
他想了想,而后补充道:“既然如此,诸卿便退下吧。大家回去好生思考,二日之后再行讨论!”
满朝文武齐齐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