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8 齐头并进
一直到陈庆之出发前往中郎城, 马文才的斥候和游侠们也没有找到萧综的下落。
或许他混入了白袍军的队伍里, 或许他还藏匿在城中,无论马文才再怎么手眼通天, 现在也是在异国的国都,就靠那么点人手, 没办法将已经混乱的洛阳翻个底朝天,找出人来。
白袍军大军出动,随陈庆之一起渡河前往中郎城, 抵御尔朱荣的联军。
他们之中很多人以为攻下洛阳后就会回返梁国,却没想到主将居然还要再继续在魏国作战,不少人产生了抵触的情绪, 还有些自请分兵跟随马文才,但马文才出于战略和大局的考虑,驳回了他们的请求。
无论陈庆之到底要做什么, 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他的军事才能足以烁古震今,跟随陈庆之,白袍军也许还能够得以保全, 而跟随马文才,马文才并没有自信能发挥白袍军全部的战斗力。
何况他根本就没想过和萧宝夤的大军硬拼,黑山军都是多年征战的老油子们, 见势不对他就会率领他们一起撤退,而立下过赫赫战功的白袍军不需要这样的“经历”, 他们只要跟随陈庆之一直胜利就行了。
不过马文才也不是什么思维僵化之人, 他在领了那五千魏兵之后, 便下令所有他率领的人马全部披上白袍,包括花夭麾下的黑山军和那五千魏兵,亦组成了一支新的“白袍军”。
陈庆之毫无败绩的战果震惊了中原,在攻克洛阳之前,魏国上下已经有了“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童谣,有些城池看到身披白袍的队伍连打都不打,直接开门献城。
有一个人开了这个口子,之后诸城也纷纷献城,所以从荥阳到洛阳的路上才会如此顺利。
现在,马文才就想借着白袍军的声威继续震慑萧宝夤的人马,这也不算是欺诈,先前所有的战斗黑山军都有协同白袍军一起作战,而自己又是白袍军的另一位主将,他率领的军队自然也是“白袍军”。
元冠受倒没有敷衍马文才,毕竟陈庆之的担忧不无道理,谁也不愿后方着火,魏国给马文才的五千骑兵都是元鉴麾下的精锐,这些人之前曾被白袍军打败过,对披上白袍替马文才作战没有什么抵触心理,反倒觉得这是一道“护身符”,只要披上白袍,也能沾上白袍军战无不胜的运气似的。
至于黑山军,本就是雇军,雇主让他们穿什么就穿什么,让他们什么都不穿都行,自然也没有任何反对。
萧宝夤灭门惨案发生后,魏国上下厉兵秣马,就等着萧宝夤的大军向潼关进发,这也给了马文才机会,趁此紧张的氛围,效法陈庆之向魏国要木材物资,亦向魏国要了许多粮草和布帛(制作白衣),做好了战斗准备。
然而也不知什么原因,一直到马文才率领着大军不急不慢的赶到了潼关,萧宝夤的大军仍然按兵不动,并未向前进军一步。
“不知萧宝夤那边究竟发生了什么。”
马文才看着手中有关中郎城的战报,忧心忡忡。
“莫不是陈将军猜测的不准,那萧宝夤根本没有趁机入主中原之心,只是想拥兵自重?”
“不会如此。”
在马文才身边担任军师的崔廉持不同意见。
“我在郦兄身边这么多年,对萧宝夤的性格也算了解。此人深识机运,其部众既劲健,而其用兵亦颇有天才,关中多年的叛乱,都给他镇定了。胡太后作乱时他没反,尔朱荣屠杀宗室时他也没有反,并不是个会因激愤动作的人……”
“但正因为如此,一旦他反了,便不会反复。萧宝夤和杜、葛之流不同,他是前朝皇族出身,又是一方诸侯将领,并不是无路可退的流民,也不是为了生存揭竿而乱。现在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洛阳里那位也不算什么名正言顺的魏主,元冠受正在对抗尔朱荣的大军,此时不趁乱进攻,又要等到何时?”
他眉头紧蹙,显然也不明白萧宝夤为何按兵不动。
“何况现在萧宝夤一门族灭,与元冠受有不共戴天之仇,只要还有些血性,绝不会现在这个时候忍气吞声。”
萧宝夤领军在外这么多年,历经几朝,从来就没有哪一位掌权之人敢动他的家人,南阳公主是孝文帝之女,在宗室之中也颇有威望,哪怕他真在长安称了“大齐皇帝”,尔朱荣也只是命人将她家人看管起来,以免被萧宝夤的人暗中救走而已。
可元冠受一得长安,他全家就死了,说和他没关系,谁能信?
就算没起兵报仇雪恨,总要下篇檄文冒个泡吧?
就在两人百思不得其解之时,突然有人在廊下通报,说是梁国有使者求见马文才。
这里是潼关,不是洛阳,梁国使者来到此处,恐怕半个月前就已经出发了,可谓是“千里迢迢”而来。
算下时间,那是元冠受刚刚拿下洛阳不久。
而且使者直接来了潼关而不是中郎城,说明这位使者要找的是马文才不是陈庆之,如此一想,马文才推测是梁帝有什么吩咐,也不敢让人久候,让崔廉稍微回避下,立刻动身前往迎接。
这群梁国使者明显一路快马加鞭,为首那人为了阻挡路上的风沙裹着一身披风,头上风帽斗篷俱全,将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