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请为君戏
听到姜望的话,姜无弃并无怒意,反倒很开心的笑了:“姜卿节礼兼持,本宫甚为欣喜。”
在场没有哪个瞎的,都瞧得出来,他的笑容出自真心。
他不是虚伪,他是真的这样想。
姜望表示只受帝君之赏,这是持礼。面对他姜无弃,也不卑不亢,这是持节、
齐国出了人才,他就很高兴,哪怕这个人未必能为他所用。
只有真正有大格局的人,才能如此考虑问题。
而他这句赞叹里,有一个重点,在于“本宫”。
称孤道寡,非独国主专有。
皇子亦可称孤。无论是姜无庸还是姜无弃,都以“孤”自称过。
但只有一宫之主,才有资格自称“本宫”。
一般除了皇后、拥有独立宫殿的妃嫔外,就只有太子有资格自称“本宫”,因为太子是东宫之主。
然而在齐国,便有几个例外。除太子之外,还有三位皇子皇女拥有独立宫殿,被视为亦有继位资格的标志。
其中,姜无弃正是长生宫之主!
“本宫”二字,便是在提醒姜望——我有资格继储,所以赏你罚你,都在一心,你须受着。
姜无弃这样说,姜望只能沉默。
他总不能说,我怎么样,关你屁事?
这里毕竟是齐国,姜无弃毕竟有望继统。齐国出的人才,还真关他的事。
笑过,姜无弃略想一想,又道:“当日在南遥受辱,也是我十四弟学艺不精。既然姜卿坦然无惧,今日道左相逢,便再求一战如何?”
意思很明确,当初姜望教训了姜无庸,他今日也教训一次姜望,便算扯平。
倒也不很过分。
虽然在南遥城,主动挑事的是姜无庸,自取其辱的也是姜无庸。但在齐国,甚至放眼整个天下,姜姓皇室自是有不需太讲道理的资格。
姜望也不做无用辩解,只弹剑道:“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这本就是我想要的,只是没有主动说罢了!
虽然还没有到那种闻战则喜的战斗狂人地步,但对于战斗,也是坦然无惧。
姜无弃满意地点了点头,并未回头看他身后的那群人,只问:“姜卿成名于战场,谁可共为此戏?”
身后一人站出:“愿为殿下戏!”
是张咏。
看来那场灭门之祸改变了他许多,曾经在天府秘境外的那些怯懦、畏缩,似乎全被剥干净了。
现在的张咏,有着血海深仇在身的阴郁,毫不掩饰的进取欲,以及因此不惜与任何人相争的决然。
“殿下。”李龙川额上玉带光华隐隐,愈发衬得其人英武:“云雾山是消遣之地,在此为武戏,恐怕不妥。”
姜望这边几人里。
晏家富贵传家,但真正崛起,也只在前相晏平身上。临海高氏也是在静贵妃得宠之后才算煊赫起来。真正论及底蕴,都不如石门李氏。许象乾更不必说,青崖书院固然天下知名,齐国人未必就肯卖这个面子。
能够阻止姜无弃的,也只有他李龙川了。
当然,论及关系,姜望已去摧城侯府拜访过,比之晏抚、高哲,自是与李龙川更亲近一些。
这时,姜无弃身后一个人出声道:“居其安者思其危,大齐立国,靠的可不是忍让,你李氏传家的,也非消遣。愈是此闲散地,愈是不能忘武风!”
此人高冠博带,气质古雅。
李龙川认出其人,乃是名家宗师级人物公孙野的后人,名为公孙虞。
与他做口头上的争论,几乎没可能占得上风。
尤其他话语中提及石门李氏,并不十分恭敬。
李龙川剑眉一扬,直接道:“不若你我就于此交手,以示你公孙家不忘武风!”
“非也非也。”公孙虞淡笑摇头,此等言语逼宫,轻易便可化解,他只视作好笑。
但张咏在一旁抢道:“既然李龙川公子强要出头……”
他转身对姜无弃请示:“当年凤仙张氏与石门李氏并称一时,如今凤仙张氏后人不肖,门庭已失。追思先祖之勇,愿求与李龙川公子一战!”
对于张咏来说,若要扬名,战李龙川的效果要远远强过与姜望一战。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只要人们记起当年的历史,就会下意识的将凤仙张氏与石门李氏放在一起对比。
对于现在已经什么都没有了的凤仙张氏来说,这无疑是抬高门庭的最好手段。
只是以李龙川的身份,平日里未必肯搭理他。
公孙虞淡淡瞥了张咏一眼,却是没有再说话。这不过是一个经历灭门惨祸后,竭力想要恢复家族荣光的人,并不需要计较。
李龙川更没有避战的道理,往前一步,便要往前。
但姜望一把按住他:“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