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逃灾变赈灾
樊辰乘船进了漳湘城,晚上托人给方瑶带来一封信。
信上说,漳湘城的事情还需要一段时日解决,一时半会儿可能走不了,希望这些日子方瑶他们能帮衬一下。
不仅如此,信中还有关于如何将龟壳上的墨绿水草熬制成药物的法子。
信在最后提出,所有的这些全有报酬,叫她莫要为此忧记于心。
“……”
看完信的方瑶脸都纠结成了团子,这人最后一句话是啥意思,就说她钻进钱眼儿里了呗!
不过看在这厮的确像是个忧民的官的份上,她暂且不与他计较这些。
其实她还有许多疑问,比如那本记载了许多秘密的书,还有柳家又是怎么回事。
不过现在这种情况下,百姓们的安危更重要。
虽方瑶对大祥并无任何归属感,可周围受苦受难的全是活生生的人,她没法儿毫无波澜。
方瑶收起信,去找李富贵和杨高,把这些事情跟他们交代一番。
“没想到,一开始是咱们逃荒逃难,现如今竟变成了救灾人……”
李富贵不由感慨万千,这可是他当初做梦都想不到的事儿。
当初背上小包袱想悄悄逃离李家村方瑶,同样觉得很不可思议,望着暗色的天空,她也恍然有种做梦的感觉。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又多又杂,她甩甩脑袋,打起精神来。
“啊哟,又送来了十多个女人和娃娃,我看那小娃子都冻成了紫色……”
从另外一头看热闹回来的阿武娘,啧啧摇头。
方瑶微微拧眉。
漳湘城的水位虽在慢慢下降,但并没那么快,樊辰领着男人们下山进城搜救城中的老弱妇孺,这会儿时间已经不少人被送到山上来。
这天寒地冻的,的确很麻烦。
“他们估计一整天都没吃饭,把咱们所有的炉子都搬出来,多煮些粥食。”她交代李富贵。
阿武娘上一秒还在心疼小娃子,一听方瑶的话登时大惊失色,跺脚道:“大师,您要将咱们的粮食分出去?那咱们吃甚么啊,漳湘城都被淹了,咱们到时有钱买都没地方买啊……”
方瑶知道大伙儿也担心这个,闻言说:“这个你们就莫要担心了,樊……大人送了粮食过来,咱们只需要帮忙煮煮粥,熬熬药就好,到时会记工发钱。”
她说着山下便叫杨高和阿武他们这些年轻力壮的男人,待几头吃饱喝足的大公牛,下山将樊辰送来的粮食物资运上山。
阿武娘一听,当即放心下来,嘿嘿笑着往一旁走,“我跟二丫他们一起去附近捡柴,烧火可需要不少呢。”
方瑶摆摆手,示意他们小心一些。
现在过了酉时,本就暗沉的天色彻底黑了下来。
马车外面都挂了灯笼,再加上铁皮炉一直没熄灭过,车队四周还算的上灯火通明。
半山腰这块儿的积雪全部都铲干净了,六个炉子上面架着大锅,里面的热水咕噜咕噜冒泡儿。
没一会儿下山运物资的杨高和阿武他们就回来了,樊辰除了送来一些粮食,还有帐篷草席和褥子。
方瑶清点一番,二十六个油布帐篷,三十五张草席,六十八床絮褥,两担小米,三担黍米,还有半担面粉和少量油盐。
粮食虽不算多,但米粥稀汤的对付一下,也够山上一百来号老弱妇孺渡过几天了。
现在煮粥有些晚了,狗娃娘和几个妇人便将面粉用水和稀,倒进烧得沸腾的大锅里,先煮一锅稀面糊糊应急。
熬面糊的同时,杨高和阿武他们又得将帐篷褥子等东西搬到山路的另外一边儿,灾民们都集中在那里。
山上的男人就剩他们这些人,还要帮忙搭建起来,至于粮食,暂时堆积在他们营地这处。
方瑶喊住杨高,小声交代:“你们清点一下具体灾民的人数,要着重询问有没有人……嗯,身体出现不适,记得一定要戴面巾和手套。”
杨高也知晓水灾后容易犯疫症,闻言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他们一走,阿武娘和二丫几个半大的孩子背着保湿的柴火回来了,方瑶便让他们在附近寻些石头。
孩子们动作快,没一会儿就找来不少,方瑶撸起袖子,在空地旁,把这些石头搭成一个灶的模样,又弄了些红泥,将缝给糊上。
其他人要来帮忙,叫她给拒绝了,毕竟这会儿,除了年幼的娃娃和腿脚不便的老人,大伙儿都有事情要忙。
哄完孩子睡觉的姜氏小心退出马车,看到方瑶满手泥,连忙打了热水来,“咱们不是有好几个可以拆的铁皮灶嘛,为甚还要搭着土灶啊。”
“姐,咱们那铁皮灶可不一定能放下这次的锅。”
方瑶忙完这些,手上还真是又冰又脏,一伸进热水里,便忍不住舒服地喟叹,“真暖和啊。”
姜氏瞅着那一盆子泥水,抢来给她倒了去,又换了盆干净的,“甚么锅?”
方瑶把手暖得差不多了,接过姜氏递来的擦手帕子,“就是那个大龟壳子。”
旁边晃悠的阿武娘闻言眼睛一亮,她盯着方瑶他们带回来的绿毛大龟壳好久了,忙插话道:“这大龟壳子是不是那水中妖物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