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尊王攘夷
只见地图之上,十分清晰的勾画出吴国现有的各个地方,大到城邑,小到羊肠小道,都各有标注。
庆忌随即带着群臣围观上去。
只见庆忌接过胶滑递过来的直鞭,端详了地图一番后,就指在大江沿岸的一处地方。
“便定都于此地吧!”
“这……”
群臣都不禁为之面面相觑,一阵错愕。
庆忌居然要将新都的地址选在大江沿岸?
吴国的北方?
而且,那只是一片荒芜的地方,只有乡邑,而并无城池!
是何道理?
群臣都很是不解。
“大王何以定都于斯地?”
太宰季札满脸困惑的神色,说道:“其地也,虽早为吴地,然非吴国故地,且隔江相望,邻近于楚国。”
“日后若吴楚大战,楚师可渡江直捣新都,届时新都为敌军临城下,吴国有亡国之危,大王何以自处?”
庆忌选择的这个地方,正是后来的六朝古都nan京。
此时还没有金陵、南jing的说法,那个地方毫不起眼,连最基本的一座城邑都没有。
但,庆忌坚信“金陵有王气”的说法。
王气,是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
战国时楚威王埋金以镇王气,故曰金陵。后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皆建都于此。
而《江表传》更是记载:秣陵,楚武王所置,名为金陵。地势冈阜连石头(山)。
访问故老,云昔秦始皇东巡会稽经此县,望气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掘断连冈,改名秣陵。
今处所具存,地有其气,天之所命,宜为都邑。
“大王,太宰所言极是!”
还不等庆忌发话,在一侧的太仆申息便道:“我吴国幅员辽阔,形胜之地何其之多也?何必大老远的将都城迁到大江之南,为楚人或他国所胁?”
“请大王三思!”
见状,庆忌也不恼火,只是缓声道:“寡人平生之夙愿,是为吴国称霸天下,而非仅仅称霸一方。”
“若只为灭越弱楚,成就小霸,寡人不必迁都皆可。然,寡人志在天下,都城何以偏居一隅?”
“……”
群臣尽皆沉默。
因为庆忌所说的这番话,实在有道理!
国都,作为一个国家的政zhi、军事中心,甚至是经济中心,若地处偏远,实在不像话。
因为吴国试图北上争霸的话,从吴都调兵遣将,实在过于劳师远征,十分不利。
而一旦定都于大江之南,情况就将大为不同。
就跟历史上的吴王阖闾营建新都一般。
阖闾城是伍子胥督造的。
因为区区的一座吴都城,已经不能作为一个霸主大国的都城。
庆忌野心勃勃,自然无法满足于称霸一方。
“那个地方究竟是否适合作为我吴国的新都,尚且有待勘察。”
“长卿、子胥。”
“臣在!”
孙武与伍子胥立马站起身。
“你二人便去实地勘察一番,若那个地方当真适合作为新都,便绘制图纸,进行规划,务必营造出一座符合大国气象的都城!”
“臣谨遵王命!”
庆忌的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新都的选址,毫无疑问就是那个地方。
“寡人欲挥师灭越,不知二三子意下如何?”
庆忌终于道出了自己召开这次朝会的真正目的。
灭越!
这是庆忌心中的一大夙愿。
因为有识之士都能看出来,吴国想要称霸天下,称雄于诸侯,必须要灭越,了却这一后顾之忧的同时,也能为吴国增添许多国力。
之前只是时机不大成熟,而现在,吴越两国之间的国力已经天差地别,若无意外的话,吴国绝对能一鼓作气,吞并南方的越国!
“大王英明!”
典客伯噽首先附议道:“越国不灭,终为隐患!”
“而今越人虽已攻取三夷之地,然仍忙于镇压三夷人的叛乱,自顾不暇,国内空虚。我吴国若是趁此机会,挥师伐越,定当毕其功于一役,一战灭越!”
一听这话,庆忌只是一笑置之。
在座的大臣则是颇为鄙夷的看了一眼伯噽,暗骂一声小人得志!
但是,他们不得不承认,处事圆滑的伯噽,的确善于逢迎,善于溜须拍马,世间少有人能及得上伯噽的。
对于庆忌想要挥师灭越的主张,群臣并无异议。
即便是向来提倡以和为贵的季札,都选择赞同!
“大王欲出兵灭越,正当其时。然,老臣以为,出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