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神秘的老人家
卢庆红眼看着李文志在自己面前被千刀万剐,心中的那份恐惧已经击毁了他全部的意志。
所以根本没有李承乾废多大劲,卢庆红便乖乖的将藏米粮食的地方说了出来。当然最终他也没有逃脱死的结局,只不过并没有受千刀万剐之刑而已。
虽然找回了所有赈灾粮食,但是如果按照李承乾这样设置粥棚。估计用不了多久粮食便会见底。
好在李承乾提前调来了数以万计的粮食。保证了此次黄河决堤并未出现流民。
至于其他州府得知李承乾在汴州的所作所为,自然也把贪墨赈灾粮食的心思收了起来,乖乖的将粮食投入到了赈济灾民之中。
……
随着黄河水位退了下去,大地再次迎来了勃勃生机。可惜如今已经到了九月下旬,在想种植作物恐怕已经不可能了。
所以今年已经注定颗粒无收,新的粮食需要等到来年秋收。可是百姓们如何过冬,如何能够坚持住这漫长的一年呢。
“你小子到底准备如何处理灾民后续的生活,不能将这粥棚一直开到来年秋收吧。”程咬金开口对李承乾问道。
“大片的土地摆在面前,为何不再次种植作物呢。还要等到明年开春才要春耕?”李承乾看着程咬金问道。
“虽然我程咬金没种过粮食,但是也知道春种秋收的道理。难道你小子还能改变天时不成?”程咬金不屑的对李承乾说道。
“百变天时,本王自然没有那个能耐。不过本王却知道有一种麦子,可以在秋天种植。在春末的时候便可收获。”李承乾笑了笑后说道。
长孙无忌还真就没有听说过,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季节,还能有什么作物继续生长。
于是便开口对李承乾问道:“你说这话可有依据,如果要是信口开河的话,那就千万莫要再提此事。”
“舅舅放心,如果没有把握,我自然也不能信口开河。这种作物叫做冬小麦,我就已经将种子准备好了。”李承乾笑着对长孙无忌说道。
“可是如果春末才能收获冬小麦,恐怕来年的春耕也会受到影响。到时候又该如何处理呢?”长孙无忌想了想后说道。
“舅父不必担心,我手中还有另外一种种子,叫做玉米。可以在春末夏初时播种,然后在金秋时节收获。”李承乾开口说道。
“如果按照你这样说来,岂不是一年能种两茬庄稼。我程咬金可从来没有听说过。”程咬金撇了撇嘴后说道。
“在南方鱼米之乡倒有一年种两季水稻的记载,只不过对条件的要求也十分苛刻。而且弄不好最后一季便有可能绝收。”长孙无忌开口说道。
一年二熟制,在唐朝中后期才在南方实行了。在初唐时期自然还很少出现这种情况。
只有在南方冬季十分短,而且气温并不低的地方。倒是可以出现一年种植两季水稻的事情。
“程伯伯,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有本王在,保管河南道的百姓不会再受饥荒。”李承乾大笑着说道。然后便扬长而去。
看着李承乾的背影,长孙无忌开口对程咬金说道:“如果他真的能够一年种两季庄稼,大唐将真的不用再担心粮食的问题了。”
“关键是这小子说话靠不靠谱,一年收两季庄稼简直如同天方夜谭一般。”程咬金仍然是不太相信,能够种植出冬小麦来。
……
“乡亲们,这些种子叫做冬小麦。现在将它种到田间,明年春末便可收获。那时候咱们就不必再挨饿了。”李承乾用手捧着小麦种子,对老百姓们说道。
可是让李承乾没有想到的是,百姓的眼中露出的并不是欢喜之色。反而是迷茫和不相信。
无论李承乾怎么苦口婆心,还是让这些百姓无动于衷。毕竟他们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大雪纷飞的冬天还能长庄稼。
这不由得让李承乾感到十分的无奈,毕竟数以万计的百姓可不像长孙无忌和程咬金,很容易听明白自己的解释。
就在李承乾无计可施的时候,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又出现了。并且当着数以万计的百姓面前说道:“冬天种植小麦老头子我确实听过。”
“虽然我们并没有尝试过,可是现在咱们却不得去尝试一下。因为朝廷的赈灾粮食不可能一直发放。”
“也就是说过了冬天,我们还要熬过漫长的春夏。只有等到秋收的时候,咱们才会有粮食下锅。”
“既然要忍受一年的饥荒,咱们为什么不能尝试一下呢。最起码也算是有个盼头。”
让李承乾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苦口婆心良言相劝,可是百姓们并没有相信。可是这老人家开口一说,百姓们竟然个个点头称是。
这不由得让李承乾对这个老人产生了兴趣,不过现在可不是李承乾和这老人唠家常的时候。
因为他必须趁着这个机会,让百姓们坚定种植冬小麦的决心。于是便开口说道:“为了让大家相信本王的话,本王会将所有有小麦的种子,免费送给各位乡亲们。”
“而且明年小麦收成之后,本王会给你们送来适合种植的玉米。到时候你们一年便会有两季收成,此后就算是遇上天灾,你们也不必担心没有粮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