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魏
() 郑氏在沈念禾前边带路,小声道:“处耘他爹多年前就不在了,他娘改嫁得早,本要带着儿子去新夫家,偏他性子倔,怎么也不肯,一个人留在宣县吃了不少苦。”
“到得今年,他继父那一门转来宣州城中做官,时时要管着他,叫他十分不耐烦,难免生出几分脾气,回头继安自晓得去说,你别理这个不知好歹的。”
沈念禾只笑了笑,并不说话,跟着进了厨房。
里头并不大,除却两个灶台,另有锅碗瓢盆等物,一一按大小摆着。又在墙上挂了帕子,布巾等,角落里堆满劈成一般大小的柴禾,垒得方方正正,便是旁边竹筐里的菜蔬也摆得十分整齐,叫人一望就生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两个灶台上都坐了大锅,正“”地发出响声,虽然没开,也烧得很热了。
沈念禾才要上前,后头便有人道:“我来罢,婶娘同沈妹妹去寻衣服便是。”
原来是裴继安过来了。
郑氏司空见惯,应了一声,便把沈念禾带了出去,回到原来房中,先搬了屏风、木桶去角落,又寻了干净衣服同皂角、布巾等物。
等到收拾好这一处,裴继安的热水也都提好了,早已全数倒进大木桶里,又添了凉水,最后提了一桶冷水过来放在屏风边上,也不多说,老实退了出去。
沈念禾被汗水渍了一天,盐粒都要沤出来,好容易得了热水,闩上门,就着火焰如豆一般大小的油灯,从头到脚仔仔细细洗了好几遍。待要换衣裳,却听得外头郑氏敲门叫她的名字,又叫道:“好了不曾?水要冷了,小心着凉。”
原是郑氏担心里头出事,跑来询问。
她应了一声,把衣带系好去开门。
郑氏举灯在外等着,见门开了,顿时松了口气,道:“咱们去隔间坐一坐,叫继安来倒水……”
她话才说到一半,却是不知怎的,忽然住了嘴,只慢慢把手里灯盏举得近了些,端详沈念禾的脸好几息才道:“原也应当是一副好相貌,却不想瘦得如此不成样子,实在可惜……”
沈念禾只好低头不语。
郑氏也没有多说,带她去了对面的房舍里,解释道:“这是继安的屋子,方才他同我说了,明早就腾出来给你住这一间坐北朝南,敞阳通透,又不靠着巷子,正合宜休养。”
沈念禾连忙道:“还请裴三哥不要这样行事,我住原来的屋子就很好,若是如此麻烦,倒叫人怎样都住不安心了。”
郑氏给她挪了椅子坐,却是道:“你莫要多管,等我先去取个东西过来。”
她把灯留在桌上,自家先行了出去。
沈念禾一人坐在屋内,左右环视,果然这间房比自己方才躺的要大上许多,墙角靠着一张床,窗边有及腰高的桌案,再往里,靠墙处有一架书。
她心念一动,擎起桌上油灯行近而看,只见那书架上排着的并非常见经义、诗文,反而多是农书、营造、屯田治河之法,另十余本各朝律令,摆得自有规律在,与厨房里那整整齐齐的排布如出一辙。
再看书脊上头字迹,并非什么名体,却也颇为工整。
未得主人同意,沈念禾不好去随意翻阅,只站在书架前一一看那书脊上的书名。
其余皆不论,唯有最后一排律书乃是按朝代来做排列,由古至今,齐燕晋楚,前头并无什么差错,可是《大楚刑律统类》之后,竟还冒出了一本《大魏建隆重详定刑统》。
明明自己死时大楚才建朝未久,犹记得前几日,弟弟特来同她说,欲要献银给义兄李附充河东军费,怎的转眼之间,又生出一个大魏来了?
桩桩种种,俱是万分诡异,沈念禾深知不能为外人道,纵然脑中已是惊涛骇浪,却也勉力维持,不敢露出什么破绽来。
多说多错,多做多错,她后退至座上,将油灯放回桌面,老老实实坐回原位。
只过了片刻,那郑氏便返身回来了,手里提着一个小篮子,当中装了几个散布头,另有尺、线等物,道:“我且给你量一量,当要快些做两身换洗衣服才是。”
郑氏手脚非常快,一看就是做惯了的,她量好之后,拿笔记了尺寸,又把那篮子里的布头拿出来摆在她面前,道:“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款色。”
布料拢共也就三种,一色青,一色灰,一色靛,三个一一展开,看上去俱是灰扑扑的。
沈念禾摸了摸,试出全是极便宜的粗布,同郑氏身上穿的料子相差不大,也不欲叫对方为难,便随手选了青色的,又道:“只可惜我不擅女红,不然也能搭上把手。”
郑氏笑道:“我往日也常给人做衣衫,手艺虽不能说顶顶出挑,也是拿得出去的,哪里要你一个病人帮手!”
一时裴继安也将那房间收拾好,过来道:“时辰不早了,沈家妹妹好生歇息,有什么事情叫婶娘来便是,如若婶娘不在,与我说也是一般。”
沈念禾忙起身道了谢,并不直接出门回房,而是回头长长看了那书柜一眼,站在原地踟蹰了一下。
郑氏正低头收拾布、尺,裴继安却还留着心,抬头看她那样子,闻弦歌而知雅意,道:“病中无趣,家中也没什么解乏的物什,不若我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