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穿到民国搞实业 > 第124章 第124章

第124章 第124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摊主接手小吃摊干了两天后发现生意虽然没有前摊主那么火爆,但是不可否认还真赚钱,别看这一分二分的东西,一天卖下来竟然能好几元钱,当然这不是净利润,可也是很多了,好吗?

新摊主乐得嘴巴都合不拢,高高兴兴接手了新生意,而旧摊主转到幕后,回头就跟沈诚润表示他还想继续干小吃摊的生意。

沈诚润道:“可以,没关系,你想干就去干吧。回原来的那块也行,自己找新地方都行,随你。小吃摊的手艺既然教给你了,就是你的,你想怎么利用都成。”

旧摊主欢欢喜喜离开。

这其中沈诚润作为隐形推动者一直默默无闻,那些做生意赚到钱的老百姓还真当他们运气好,遇到好心的前摊主帮助,本来沈诚润做此事就是为了帮到更多人,并不是扬名,倒不在意。

可是叶懿却看不得沈诚润吃了''亏'',他找了人把沈诚润所做之事迹刊登在报纸上,当然不会一上来就讴功颂德,而是以第三者角度阐述他无意中发现此事。

不得不说撰写故事的作者功底真的不错,他没有一上来平铺直叙讲沈诚润干了什么什么,而是来了一个悬疑。

比如他无意中撞到沈诚润和那些摊主接触,就以恶意揣测二人是不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贩卖小推车。

然后一步步调查,最后发现沈氏并不贩卖小推车,原先的猜测都是错的,后来干脆找到摊主询问。

没想到摊主并没有半点隐瞒,竟然直接就把事情原委告诉了他。

原来这些小吃的做法都是沈先生从全国各地搜罗来的,就是为了帮助冬日里没有进账的穷人。

怕穷人担心不敢想做买卖的事情,沈先生就先培养一批小摊主做表率,待众人看到生意好了,愿意学的,他们就教。怕投入大,沈氏还提供小推车和工具,一下就将想做买卖之人的后顾之虑全部解除了。

叶懿还找人画成图画,一时间整个乌虚又开始赞扬起沈诚润来。偶尔有那么一两个提及沈诚润之前搞的凉鞋乃有伤风化之说的,都被新派人士给骂回去。还有真真切切因为小吃摊受到切实好处之人,就组织起来偷偷到那些骂沈诚润的酸腐文人家门口泼粪,泼完就跑。

后来还是沈诚润在报纸公开呼吁大家不要那么做,这才慢慢好下来。

正因此沈诚然看到了商机,要说沈诚然小朋友没有白白同他哥学习做生意上的事情,立刻就想到了加成成料。

要论起这些小吃味道谁家最地道,肯定是沈氏。沈诚然是沈诚润手把手教导的,所选择材料都是最精致食材,做出来的东西肯定比小吃摊更加鲜美。

沈诚然就利用这个优势生产成品调料包,手残党不是怎么都学不会,怎么都调不出来那个味道嘛,那就买成品调料包,回去加入适当的水量,就能调出最精致的美味。

同样用于烤冷面和章鱼小丸子的酱料,全部都生产成成料,不仅小吃摊老板可以进货,寻常人家同样可以买回去自己做着吃,如此一来沈诚然那个小作坊里的订单每日爆满,就连外省都慕名而来进货。

这几日把沈诚然乐得眼睛都要看不见了,破天荒给沈清雅和沈诚润包了一个大红包。

沈诚润当然得收着了,能叫他弟弟出血可不容易啊。

转头沈诚润就用这钱请叶懿吃饭玩耍了,花弟弟的钱滋味还挺好。

“叶懿,你认识农业方面的专家吗?”沈诚润这几日脑子里转来转去的,就想起了杂交水稻。

叶懿愣住,“你想办个农场?”

“不是。”沈诚润摇头,“我在想水稻可不可以改良,如果粮食产量提高,那么同样的土地就可以得到收获更多的粮食,老百姓的肚子就可以填饱了。不说吃的多好,但求路无饿殍。”

“提高粮食产量?”叶懿喃喃自语,显然这话已经入了心,“怎么提高,改良化肥?”

“这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能不能从水稻本身进行改良。”沈诚润没敢直接把他知道的杂交水稻拿出来,别的还能敷衍过去是从洋人那里挖出来的消息,水稻就不能扯洋人的虎皮了。毕竟稍微接触过洋人的都知道,洋人的主食压根就不是水稻。

所以沈诚润就想装作这些是自己的异想天开,然后再和农业专家接触上的时候,一点一点渗透给那些专家们。

哪个时代真正站在巅峰的大佬的智慧都不容小觑,古埃及的金字塔、秦始皇陵还有许许多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即便现在也解不开他们留下的谜团。

沈诚润相信只要给这些专家一点提示,以他们智慧一定可以研究成功。

“这件事我记下了,回头我来找这样一支农业专家队伍,到时候有什么想法你就跟他们谈。”叶懿深深看了眼沈诚润,但并未多问。

不出三天,叶懿就给沈诚润找到了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是一名叫做尤优的四十多岁的农业专家。

“尤主任,你好。”沈诚润最佩服这种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搞出一项技术就能造福整个人类,直接推动社会发展的人物。所以这一声主任叫得格外真诚,且发自心底的敬佩。

倒是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