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之挽天倾 > 第六百三十三章 向使同舟共济,或有军民之情犹如鱼水……

第六百三十三章 向使同舟共济,或有军民之情犹如鱼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总督高斌前日畏罪自杀,本官为锦衣都督,也该查察此案,探寻本末情由。

现在他已不是副河,而是兼领河道总督,也该去往徐州、淮安看看,如有泄洪之事,需得通盘筹划。

邹姓内监闻言,面色变了变,分明在为南河总督高斌的畏罪自杀震惊莫名。

“这位公公,失陪,在下还要前往书房书写奏疏。”说着,与随行的宋暄使了个眼色,让其招待着传旨的中官,然后请着圣旨,来到书房,开始书写奏疏。

主要是高斌畏罪自杀一事。

而后出了书房,看向在一旁的锦衣亲卫刘积贤,吩咐道:“速速点齐亲卫晚上连夜前往徐州。

现在兼领南河与东河,也不能只顾开封府这边儿,好在这几天水位已有下降趋势,不过走之前也需和晋阳与咸宁、元春她们说一声。

晋阳长公主府,阁楼中

晋阳长公主坐在一方书案后,转眸看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窗外一株枝繁叶茂的梧桐树,大片翠郁的树叶承接着雨珠,不时响起断断续续的滴答声,可见天穹时不时沿着梧桐树落下。

“今天的雨好像小了一些。”丽人丹唇微启,看向一旁取了灯笼罩,拿着火折子点着蜡烛的女官。

怜雪轻步近前,轻声道:“殿下,是小了一些。晋阳长公主忽而轻轻叹了一口气。

怜雪安慰道:“殿下也别太担心了,永宁伯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事儿的。”

晋阳长公主螓首点了点,问道:“婵月和咸宁她们几个在屋里忙什么?

元春近前,端着一个盛好茶的茶盅,脸上带着几分笑意,说道:“殿下,她们几个凑在一起,在小郡主房里做着女红呢。”

晋阳长公主也轻笑了下,道:“她们几个小丫头凑在一起不贪玩了?竟知道做些女儿家的事儿,难得。”

其实,哪怕是贪玩调皮的湘云,也是针线活的好手,这是在忠靖侯史鼎家里跟着几个婶子练出来的。

晋阳长公主坐在太师椅上,端起茶盅,抿了一口,随口笑问道:“做的什么?”

暗道,不会做的都是他的衣裳吧,你做外裳,我做里衣那种?

“这不夏天了,做几个扇套什么的。”元春轻声说着,转脸眺望向窗外,乌珠流盼的美眸见着思念。

珩弟一走又是几天。

就在这时,一个女官沿着楼梯上了二楼,道:“公主,永宁伯过来了。”

晋阳长公主闻言,手中捏着茶盅晃了晃,溅出的水落在白皙如玉的手背上,那张绮丽如霞的脸蛋儿上浮起喜色,问道:“人呢?”

难道洪汛结束了?

说话的工夫,贾珩已然随着女官进得阁楼,看向晋阳长公主、元春等人。

“珩弟。”元春起得身来,定定地看着那面容苍白的少年,定睛一看,只觉心神微震,鼻头一酸,那张莹润丰美的玉颜见着苍白。

珩弟他这些天清减了。

晋阳长公主同样看向贾珩,怔立片刻,丹唇微启,声音不知为何已有几分颤抖,问道:“回来了?”

贾珩落座下来,接过怜雪递送而来的茶盅,迎着一道温婉,一道幽丽的目光,清声道:“朝廷刚刚来的旨意,着我总督河道衙门,等晚一些就要领人沿河堤前往徐州,与内阁的赵阁老商议防汛、抗洪一事,提前回来和你们说一声,等吃***,就要启程。”

这几天驻节河堤之上,食宿在堤,一次都没有回来开封府城,黄河是没有决堤,也不知道晋阳河元春思念决堤了没有,抑或是渗堤?

嗯?元春怎么回事儿,眼里雾气湿润的?

元春柔声道:“珩弟现在开封,这又要去徐州?”

“前南河总督高斌因泗州被淹而畏罪自杀,留了一个烂摊子,我得去看看,如果决了堤,泗州之事重现,朝廷的日子就难过了。”贾珩放下茶盅,叹了一口气道。

元春闻言忽而想起什么,忧心忡忡道:“如是再有决堤,朝廷那边儿······”

说着,顿住不言,看向一旁的晋阳长公主。

晋阳长公主柔声道:“子钰是过去救火的,怎么也怪罪不到他头上。”

贾珩宽慰说道:“这个倒不会,河堤出事,咎因高斌,不过江淮沿河河堤,还是不能出什么事儿才好,纵然决口,也不能再像泗州那般淹太多人,于朝廷新政、民心都有影响。”

他为军机大臣,也应该站在全局视野上看待大汉内部环境,攘外必先安内。

晋阳长公主目光盈盈地看向那少年,柔声道:“那你路上小心。”

就在几人说着话时,忽而外间传来几道熟悉的声音。

“珩哥哥······”娇俏的声音好似黄莺出谷,还带着几分天真烂漫。

而后,伴随着芍药和海棠的香风袭来,探春、湘云、李婵月、咸宁公主四人在丫鬟的陪同下,上得阁楼,分明听到了贾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