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古早大佬再就业(快穿) > 70、巧上加巧

70、巧上加巧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事情说起来非常不可思议, 但仔细一想的话,好像又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如果道维不是提前知晓剧情发展的话,一定也跟其他人一样,就相信眼前这女人的连篇鬼话了。

她表现的太真情实感了, 就连周传军这种老江湖, 也在她身上感受不到丝毫作伪的痕迹。

事情说来也简单, 周家六个孩子中五个是被收养的,这事儿人尽皆知, 没甚好隐瞒的。这些孩子来周家前,已经是无父无母的孤儿,一起生活在周家反倒意外的和谐。

众人也就渐渐遗忘了一个事实——幺儿他跟其他兄姐们不一样,他是有亲人的。

当初幺儿父亲战死,母亲一个娇小姐受不了打击, 不顾一切出家了,留下两个孩子无人照应。

当时幺儿三岁, 他姐姐五岁,因为家里下人疏于照料, 一场高热差点儿要了两孩子的小命。

后来在木家衷仆的精心照顾下,老大木雅兰好歹缓了过来, 捡回一条小命。

幺儿木雅归眼看着要不成了, 衷仆心下害怕,痛苦的扔下幺儿,一路带着大姑娘南下投奔夫人娘家去了。

无论如何, 他都要为木家保住最后一条血脉。

衷仆在离开归临城前, 将已经三天水米不进,进气多出气少的幺儿裹进襁褓,置于门口, 然后就被上木家探望的周传军给捡回去了。

十年过去,周家人从不曾在幺儿口中听到他念过一句木家,也未见木家和金家来人寻过幺儿,便只当对方以为幺儿早就没了。

大家默认了幺儿和木家金家彻底断了关系,各过各的。

谁能想到,周家夫妻一把屎一把尿的把猫崽子一样的幺儿养成今天这样人人艳羡的好儿郎,他亲姐姐突然找上门来认亲了?

穿金戴银,奴仆环绕,一副大家小姐做派,温温柔柔的和周家夫妻说着诚恳的感谢话儿,三言两语间,眼泪就先流了下来。

言辞中无不是她孤身一人,寄人篱下,对亲人的思念愧疚,折磨的她日夜不安。

“我一介孤女寄居在外祖家,家里姊妹兄弟平日待我十分客气,吃穿用度也不曾少了分毫,可相处中终究少了几分亲厚,有时心里难受也不知与谁诉说。

家中长辈慈爱,不曾有过苛待,然每每见到兄姐们与父母相处时的放肆撒娇,难免有几分羡慕。

又念及青灯古佛的母亲和不知生死的弟弟,对比我如今吃穿不愁,有人疼爱的生活,雅兰真真是心如刀绞,夜不能寐。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些年雅兰央求家中长辈多番打听,终于得知弟弟还活着的消息。

这不禀明了家中长辈,说清楚其中原委,雅兰便迫不及待的带人回归临城寻阿弟来了。伯父,伯母,没有您二位的精心照料,便没有我阿弟的今日。

您二位不仅救了阿弟一命,更是为我爹,为我木家留了后,雅兰得谢谢您们,请受雅兰一拜。”

道维还没进门,先是瞧见在院子忙活着生火做饭的金家下人,再听到这番真情实感的剖白。

便在心里琢磨来人的用意,这女人到底怎么回事?

能跳出剧情线的主要人物,身上一定发生了什么大家都不知道的变化。

但这位亲姐似乎不用道维主动探究,人就可劲儿往道维跟前凑。

饭桌上主动与道维谈起她这些年在金家的遭遇,说些金平城的新鲜趣事与众人听,想引道维接话的意思非常明显。

“归弟,金家不仅是阿姐的外祖家,也是你的外祖家,外祖母知晓你平安长大的消息,高兴的多吃了一碗饭呢,便是在京中任职的二舅舅,也特意叫我给你带了礼物过来。他们都想见见你。”

归弟,说的是道维三岁之前的名字,木雅归。

见道维不接茬,木雅兰温婉一笑,给道维夹了一筷子藕排骨,温声道:“母亲早几年在外修佛,我年岁尚幼,无法前去探望。

近几年逐渐能在家人的陪伴下在外面行走,有空便去母亲那里坐坐,索性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成功劝说母亲回金平城。

在阿姐提脚就能到的地方,在金家的眼皮子底下修佛,于母亲,于金家,于阿姐都是极好的事情。如今每月十五阿姐都能上山去瞧瞧她。

此次听闻有了你的消息,母亲特意为你在佛前求了平安符,托我转交于你,望阿弟你岁岁平安。”

道维对此不置可否,抬手给周母夹了一筷子她喜欢吃的,平日归临城不好买的酸笋,埋头干饭,表现的十分冷淡。

他不知道眼前的亲姐是真不知,还是假装不知他们爹娘当年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以及木母和娘家父兄那些一辈子都牵扯不清的恩怨情仇。

但凡对当年之事知晓一二,也不能干这接连踩雷之事。

但这种事情即便周父周母略知一二,现在听木雅兰这般说,也不好大喇喇当着人木武儿子闺女的面儿,说人家父母还有外祖家不好的话。

夫妻隔着饭桌对视一眼,只能露出尴尬而不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