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茁壮的草根 > 第二十一章 连轧带钢厂

第二十一章 连轧带钢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 “那天,那个小女孩,是你对象?”

“不是,是我同学。”

“我说嘛,那么好一颗白菜,咋能让猪拱了。”马娟娟撇了撇嘴。

“呃……”宁向东无语:“我还是个孩子呀,大姐……”。

旁边的赵伟拉了一下马娟娟的胳膊,手却不拿开,顺势环拥着她,马娟娟让他幸福了一会儿,才扭扭身子,甩开他的手。

郑村民坐在对面,看见赵伟抓住一切机会套近乎,咧开嘴无声的笑着,忽然把孙秀玲揽在身边,孙秀玲立刻乖巧地靠了过去。郑村民笑的更开心了,眉毛也扬起来。

有时候显摆也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巴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幸福的幸福。

宁向东也想笑,但看了看郑村民的大白牙,还是抿住嘴,转头看向窗外。

钻天杨在风里摇着,像是厌倦了一样,抖落满身的树叶。

树叶缤纷飘落,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

该来的来,该去的去,春华秋实一年年,转眼间已是落英满地堆积,并原的冬天到了。

郑村民打人的事件到底还是惊动了派出所,宁向东暗自找大哥说明了当天的情况。

宁向阳就给南城分局龙湖派出所打了电话,将自己了解的情况提供给辖区民警。

民警通过走访调查,了解情况后,对两名当事人各打五十大板,严肃批评了卢天晓和郑村民动手打人的严重错误。

而这起唯一的损失是那套海派西服,宁向东拿了八百块钱给卢天晓,卢天晓涨红了脸,说什么也不要。

宋小青也终于去北京了。

走的时候,宁向东悄悄去了车站。

他远远站在一根立柱后,看着宋益平、章束夫妇和宋小军、郭颖几人把宋小青送上了火车。

当火车启动的时候,他目送着列车越走越远,卷起阵阵飞尘,模糊了视线……

并钢青年工人上岗培训终于结束了,宁向东他们正式分到连轧带钢厂。

新厂在并原市的最北边。

并钢已经够偏僻了,连轧厂的选址更偏僻。

之所以选在这里,总厂有几个考虑,一是当地居民动迁成本忽略不计;二是比邻总厂,行政区划很简单;三是不涉及到耕地,批复环节大大简化。

目前,主厂厂房已经建成,只是里面空空荡荡,一号轧机机组的立辊还没有吊装,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二号轧机和精轧轧机机组倒是安装就位,但是连接机组之间的运输链和步进梁连影子也没看到,不过,两侧配套的酸洗喷丸车间和热处理车间,已经完全竣工了。

这套机组,在当时的整个亚洲也算是先进的,国内只有四套,包括从日本引进、正在宝钢调试安装的那套机组。

除了这两套之外,首都钢铁公司和武汉钢铁公司各有一套。

连轧厂主厂从东部的板坯车间到西边的成品库,步行要走一公里。

为了往来方便,厂里专门配备了电动车,一车可以坐两人。

不过有资格坐车的基本都是戴红色安全帽的管理人员,像宁向东他们这种戴白色安全帽的一线操作工人,不允许随意乘坐。

不过操作工上班时间都在各自岗位,自然也不需要坐车。

虽然,人员设备已经全部就位,但是连轧厂目前还无法投产。

不能投产的原因是,别说生产工人,就连技术员也是外行。

眼下整个并钢,没有一个人熟悉机组的运行情况,即使是连轧厂的总工程师石宗勤也一样,仅仅是了解生产流程,不敢说熟悉。

石总作为六十年代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学院的大学生,别说在并钢,就是在冶金部也是硕果仅存的技术专家。

哈工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1953年在伟大领袖亲自关怀下成立的,第一任校长由陈赓大将担任,同时也兼任政委。

哈军工建校初期,成立了十一个系一百余个专业,涵盖了我军陆海空全军种的所有学科,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重点大学。

年轻时期的石宗勤,最大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军人,所以能够考上哈军工也是他的奋斗目标。

然而令人抱憾的是,等他考上这所学院时,是1966年9月,而恰恰在同年4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正式退出部队序列,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从此与成为一名光荣的革命军人失之交臂。

这次,并钢决定启用和委任本公司国宝级技术专家坐镇连轧带钢厂,足以证明总公司的决心和这个项目在并钢的分量。

经过反复的论证和考量,总厂最终决定,由石宗勤挂帅,分批派遣人员去武汉钢铁公司实习。

武钢是最早引进连轧生产线的工厂,据说比首钢还早,而且是直接引进的国外设备,上到决策管理层,下到具体岗位操作工人,已经有了一套完整成熟的生产经验。

其实最早总公司的意向是派人到首钢,因为从金阳省到北京的距离近一点,更加便于管理。

但是在向冶金部请示是,没有被批准。

因为同期,攀枝花钢铁公司也要大规模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