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明优秀青年 > 第一百二十章 真正的老大难

第一百二十章 真正的老大难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 朱瞻基一脸懵逼的望着杨少峰尽管早就知道自己这个义弟有点儿不要脸,可是朱瞻基从来就没有想到,这人居然能不要脸到这个份儿上!

然而朱瞻基又不得不承认,随着杨少峰这一套极其不要脸的招数使出来之后,宝钞在边市城的价值还真就稳定了下来。

最起码,在没有大量宝钞涌入的情况下,边市城的宝钞和白银的兑换比例已经可以达到一比一甚至更高一些。

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那么毫无疑问,杨少峰就凭借着不要脸,彻底解决了宝钞这个老大难问题!

杨少峰却不像朱瞻基那么乐观。

沉默了半晌后,杨少峰忍不住开口道:“宝钞司的人大概什么时候能到?”

朱瞻基摇了摇头道:“不太清楚。我来的时候,宝钞司的人还在准备,再加上他们要跟着那五百万两的白银一起过来,所以怎么想都快不起来。

不过,现在边市城的情况不是很好么,你刚才也说慢慢的就能解决掉宝钞的问题,那宝钞司的人就算是慢一些,应该也没什么吧?”

杨少峰斜了朱瞻基一眼,讥笑道:“你是不是还没搞清楚楚状况?现在边市城的情况,跟大明其他的城市能一样?”

面对杨少峰这个刚才就已经提到过的问题,朱瞻基则是有些懵逼,挠了挠脑袋后才开口道:“刚才不是已经说过了么?”

杨少峰无语的看着朱瞻基,有些不太想跟这个蠢货继续聊下去现在边市城之所以能够维持着表面上的宝钞比银子还保值,其实很大程度是得益于孤悬关外和往来不便,否则把边市城换成京城或者顺天府这一类的地方试试。

分分钟就有人能把杨少峰的计划给玩破产。

因为想要真正的让宝钞拥有它本来应该拥有的价值,那么就得先搞明白,大明真正大量持有宝钞的是些什么人?

答案跟百姓无关,百姓手里更多的是铜钱或者碎银子而不是宝钞,真正大量持有宝钞的,恰好是那些勋贵和文官大臣,还有卫所的将士们。

因为从朱重八开始,大明就计划着用宝钞替代白银和铜板,甚至还有了所有人不许拒收大明宝钞,否则就是违法的规定偏偏发行宝钞的朝廷不收宝钞。

而且,真正阻碍着宝钞流通开来的,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跟杨少峰之前所说的易换工墨这笔费用有关系。

因为谁也不希望自己手里的钱莫名其妙的就减少了一部分。

所以真正的想要让宝钞从根本上拥有信用货币的能力,除了这个易换工墨的费用问题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也正是现在朱老四和夏原吉等一众大佬们在折腾的问题。

宝钞与金属货币的兑换。

不彻底解决掉这个问题,所谓的宝钞信用问题也就等于是个伪命题,就连边市城最后也未必能抗得住。

事实上,就算是现在的边市城,也不是没有人对宝钞的价值感到心虚。

因为宝钞这玩意现在全是因为边市城的存在而存在,依靠的也是杨少峰和边市提举司的信用,与其本身的价值无关。

对于鞑靼人和瓦剌人来说或许有些无所谓,但是对于那些大明的商人来说,却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离开边市城返乡的时候,宝钞应该怎么办?

在很多商人看来,现在边市城的宝钞其实就像是一个接力游戏。

游戏还没有垮掉之前,宝钞的价值自然不会出现问题,而一旦等到大量的商人要返乡的时候,这场游戏可能就会崩盘了。

很简单,因为宝钞在边市城的价值和在大明其他地区的价值不一样,返乡的时候自然要把宝钞换成金银,而大量的兑换又会导致市面上的宝钞数量激增,后果自然也就是这场游戏再一次崩盘。

杨少峰对于这些人的担心同样是心知肚明。

所以边市城还负担着一个试点的功能。

不用好奇试点这个词会提前出现在大明朝,这个词的出现跟杨少峰没什么关系早在永乐二年,陈瑛提出盐钞法,也就是将宝钞和食盐先进行挂钩的时候,朱老四就是先选择了广东进行试点,后来才铺开到全国的。

如果再加上宝钞和食盐挂钩,宝钞的新旧回收制度等等乱七八糟的事情,大明朝已经在事实上玩出了许多后世的花样,充其量也就是名字不同,玩法玩错了而已。

……

永乐十四年夏六月丙子,就在朝鲜国王李芳远遣使进贡了一批高丽参和所谓的美女之后没几天的时间,边市城提举司旁不远处的像银号多过像衙门的衙门就悄然开始了办公。

这间衙门挂着的牌子很有意思:大明皇家银行边市城分行。

嗯,杨少峰的恶趣味发作,所以直接提议在户部下面弄出来这么一个机构,按照编制是和宝钞提举司平级的单位,不光名字没按照传统规则叫什么司之类的,就连所谓的总行行长也是正五品的大佬。

而朱老四和夏原吉又同意了杨少峰的提议朱老四和夏原吉觉得,犯不着因为个名字的事儿去跟这杨癫疯较真。

原本想着在户部司务厅混吃等死的从九品司务李倦被安排成了边市城第一任的行长。

从七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