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
去。加上七十年代国家对人口流动管控极其严格,到处都有扛枪的纠察队,所以眼下这几年,她走不出这大山。
走不出大山,读书也就成了问题。
原身现在才十四岁,正是读书的年纪,但因为凤鸣山上没有老师,所以她早两年前就不上学了。上学得去外头的镇上,山路就得走两天,没法上。
再说这年代,读书无用论被奉行,全国上下也没多少人正经读书。闹革命之前凤眼村也是有老师的,教孩子们读书识点字,闹完就没有了,大家也就都不读书了。
阮溪翻个身想——总之也没事干,要不想办法攒台缝纫机,干老本行好了。
从原身的记忆中她知道,这个年代的裁缝还是十分受人敬重的,日子过得相对来说比较舒服。但凡谁家要做衣裳,都要把裁缝请到家里,好吃好喝地招待着。
但这事又不是想好了就能干的,这年代的缝纫机和收音机、自行车、手表一样都属于奢侈品,又贵又要票,尤其在这贫困山区,整个凤鸣山也未见得有几台。
阮溪再次翻个身。
就算拥有了缝纫机,原身没有这方面的技能,如果她突然给人量体裁剪做衣服的话,也不合适,大概率会引起别人的怀疑,觉得她这个人有问题。
如果能够让一切都顺理成章,那必须要……先拜师?
阮溪转个身子仰躺——对,拜师!
***
即便是夏天,山里的清晨依旧是凉飕飕的。
阮溪洗漱完站在屋里扎辫子,她把辫子编好,在发梢上绑起头绳。
因为受了点伤,也没什么要紧事,她早上多睡了一会也没有人叫她起来。
扎好辫子她又拿着镜子多看了会“自己”,镜子里的姑娘长得十分精致漂亮,不管是脸型还是五官都有一种天然的灵气,尤其眼睛灵动,像是深林里的小鹿。
她把两根辫子捋顺在面前,出去到正厅里吃饭。
家里人都出去了,只还剩奶奶刘杏花在家。
吃饭的时候阮溪问刘杏花:“奶奶,家里还有鸡蛋吗?”
刘杏花坐在门边纳鞋底,“有,攒着呢,你想吃鸡蛋啦?”
阮溪咬一口玉米馍馍就一口腌菜,“我昨天掉山坳里摔晕了,是被人救起来的。他背着我走了好远的路,我想着应该感谢人家,所以就想给他煮两个鸡蛋吃。”
刘杏花看阮溪一眼,“那是要感谢,我去给你煮两个。”
阮溪把碗里剩下的饭一口吃完,端着碗站起身道:“我自己去煮就行了。”
她端着碗到厨房,洗碗洗锅找鸡蛋,随后把两个生鸡蛋放到添了水的铁锅里。
虽说原主所有的生活经历和技能都在她脑海里,但在灶后坐着点火的时候,阮溪还是呛了左一口右一口。好不容易把土灶点着了,脸也抹黑了。
她一边咳嗽一边烧火,刘杏花在外面伸头问她:“小溪,行不行啊?”
阮溪平复气息,“行的啊,没问题。”
刘杏花拿针尖擦头皮,“不行你叫我啊。”
***
阮溪凭自己的能力用土灶煮熟了两个鸡蛋,其中有一个还炸了壳。
她把鸡蛋晾干,装进自己的黄书包里,背着书包出门。
沿着山路找到凌家住的吊脚楼,阮溪到门前敲门,发现屋里面没有人。于是她转身离开,又在附近找了找,最后在一处山坡上看到了小男生凌爻。
凌爻正在放生产队的猪,猪在埋头吃草,他坐在山坡上看书。
阮溪径直走到他面前,笑着说了句:“好安逸哦。”
凌爻抬起头看她,认出她后,露出十分礼貌的微笑道:“你好。”
阮溪在他旁边坐下来,从书包里掏出两颗奶糖和两个鸡蛋,送到他面前,“谢谢你昨天帮助我,这是一点谢礼,希望你不要嫌弃。”
奶糖和鸡蛋,凌爻哪里敢说嫌弃。
自从跟着父母到凤鸣山以后,他就没再尝过糖的味道。鸡蛋倒是吃过,但是一年也吃不了几次。有时候生病太难受,他母亲才会冲一颗给他喝。
他冲阮溪摇摇头,“也没帮到什么,不需要的。”
阮溪记得他背着她走了很远的山路,看他这瘦弱单薄的身板,那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她把奶糖和鸡蛋直接塞进他手里,“必须收下。”
凌爻看看手里的奶糖和鸡蛋,再看向阮溪。碰上她明亮的眼眸,他知道自己争不过她,便拿了一颗奶糖和鸡蛋送回阮溪手里,“一起吃吧。”
阮溪笑笑,收下那颗奶糖,把鸡蛋仍塞给他,“我不喜欢吃鸡蛋,噎得慌。”
凌爻这便没再推让,收下了一颗奶糖和两颗煮鸡蛋。
大概因为凌爻是自己睁开眼第一个看到的人,也可能是因为凌爻长得嫩,性格又内向乖巧惹人怜,阮溪对他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
她想起昨晚他和他母亲的对话,看着他又问:“你不认识我呀?”
凌爻微抿嘴低眉点一下头,“嗯。”
“那你认识大队书记阮志高不?”
凌爻再次点头,“认识。”
“我是他亲孙女,我叫阮溪。”
“哦,我叫凌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