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九六章 草堂吊唁
防,更多的人则采取观望态度,等候沈溪出招。
沈溪到南京后的次日,没有造访任何衙门,除了王倬外未再见官场中人,这天临近中午时他从客栈大门出来,带着随往城西去了。
很多探子盯着沈溪的一举一动,尾随其后,生怕这是沈溪展开行动的开端。
但等到了地头,人们才知道沈溪去的是谢铎府宅,顿时有所明悟。
此时距离谢铎病逝未有太长时间,一个已从官场退下来多年的老人,影响力终归有限,他的过世并未引起太大波澜,但因沈溪的到来却让关注度迅速提升。
谢铎在南京门生广布,这次沈溪前来,自有谢氏门徒迎接。
沈溪没有去后宅慰问谢家内眷,径直来到府宅旁的草堂,跟谢铎的门生见面,前来迎接的人中不乏举人秀才,见到沈溪后毕恭毕敬,俨然把沈溪当作故去的恩师般崇拜。
“沈尚书,家师走得匆忙,未及知会,年初府上已收拾过家师遗物……这里有家师留下的信函,嘱咐待您前来拜会时拿给您。”
说这话的是一个名叫孙绍让的秀才,年约三十,乃是南京国子监监生,他亲手把谢铎的亲笔书函交给沈溪。
算不上遗书,乃是谢铎写给沈溪的一份勉励书函,上面的文字寄托着谢铎对沈溪的殷切期望。
或许是病来如山倒,谢铎这封书函没写完,但沈溪能感觉到谢铎对他的深情厚谊,这样一份勉励的书函写了很久都意犹未尽,想来是想多写一些,免得有所错漏,可惜到最后都没有完成。
沈溪仔细看过,鼻子一阵发酸,他揉了揉红通通的眼睛,将书函折好收起,道:“之前我在中原和江南之地平乱,无暇跟谢老祭酒共叙,未曾想转眼已天人永隔……谢家这边可有需要帮衬之处?”
孙绍让道:“沈尚书有心了,家师仙体已收殓,不过家师遗愿在江南各处广开学堂,教书育人,我等门生故旧都在按照家师遗愿在做。”
沈溪点头:“谢老祭酒一生教书育人,如今桃李满天下,在下也算是他一个不入门的弟子……希望他的遗志能完成,谢门门墙也能得以光耀。”
孙绍让向沈溪表达了感激之情,然后跟其他谢铎弟子一起,带着沈溪参观谢铎病逝前在此坐而论道的草堂。
谢铎的学生基本是年长的秀才和举人,病逝前谢铎在草堂这里一面教授时文写作,一面评点市面上流行的诗词文章,每次讲习都像是文会,江南子弟趋之若鹜,若不是严格限制人数,估计每次草堂都会被挤爆。
沈溪回想起谢铎的音容笑貌,心中多有感慨。
本来沈溪有意见见宁儿,但想到如今宁儿归入谢氏族谱,暂时不会抛头露面,沈溪心中的哀伤消减不少。
……
……
沈溪在谢铎的草堂停留一个多时辰才,最后拜祭了灵牌才出来。
出草堂时,大批人聚集围观。
也是因沈溪名声在外,以他如此尊贵的身份地位前来吊唁,城中名流士绅赶紧借此机会攀亲近。
谢铎在南京交游广泛,门生故旧闻讯络绎不绝赶来,希望可以通过这个机会跟沈溪混个脸熟,却因沈溪来去匆忙,很多人尚未及抵达。
即便如此,还是不断有人挤到近前来,向沈溪打招呼,沈溪没摆他国公或者朝中两部尚书的架子,对来人一一回礼寒暄。
穿过密密麻麻的人群,沈溪正要上轿离开,忽然侍卫来报,魏国公徐俌前来拜会。
若是其他人,沈溪不会太在意,一定会先回客栈后再见,但徐俌毕竟是堂堂国公,沈溪没法躲避,只能站在轿旁等候。
徐俌带着大队侍卫,骑马而至,远远见到沈溪后大声招手,到了近前翻身下马,伸出满是皱纹的手凑向沈溪。
沈溪无奈之下,只好迎着握上。
随即二人一起来到草堂正堂,坐下来后,一干随从全都退了下去,堂上只剩下沈溪跟徐俌二人。
徐俌笑道:“之厚来南京,应该提前跟老夫打声招呼才是,如此迎接准备也充分些……之前派人去护送,路途中险些错过……之厚你招惹的仇家太多,南京看起来平静,实则底下暗流汹涌,切不可疏忽大意。”
沈溪点头道:“徐老有心了。”
徐俌道:“老夫早就知道你跟谢老祭酒的关系,这不之前谢老祭酒病逝,老夫也曾派人送来慰劳物品,却未亲自前来拜访,此番知道你过来,特来看看……”
徐俌摆出一副热心的模样,沈溪也没什么避忌,跟徐俌简单说过自己跟谢铎的关系,然后直指主题:“徐老这次前来,也是想问问在下到南京的目的吧?”
“啊?”
徐俌惊讶不已,“之厚不是回京途中,路过此处么?”
沈溪道:“自从在下出发以来,已有多人对在下行踪感兴趣,听闻坊间更是有传闻,说在下来此的目的是奉皇命办案。说来惭愧,在下到南京,主要目的是为吊唁谢老祭酒……故人离开,心中感怀,不来看看实在过意不去……”
徐俌苦笑道:“之厚你之前对王尚书,好像并非如此说的。”
沈溪道:“在下说什么做什么,瞒不过徐老。在下是跟王尚书说过,此行南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