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今天虽然是周末,但石湾陶瓷厂还在上班,为广交会上接收的订单加工。
除去广交会订单之外,现在已经快到年底,厂子也要为来年的生产做各种准备,因此上下都忙得不可开交。
厂长林国兴正在审核下属交上来的生产计划,助理小周进来说:“厂长,老梁家那小仙女来了,说是有事情想跟您商量。”
林国兴疑惑:“乔楚?让她进来吧。”
自从月初广交会之后,老梁的外孙女在羊城里头,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厂区里都喊她小仙女,老职工也自豪得很,毕竟那孩子也是大家看着长大的。
没过多久,乔楚就走了进来,林国兴乐呵呵地说:“乔楚,有啥事要跟林伯伯商量的呀?”
乔楚知道林国兴很忙,所以也没有绕弯子,开门见山:“林伯伯,领导让我们编几支舞,在明年广交会上跳,提升广交会的交易额,我负责的是陶瓷主题。”
“说到粤省的陶瓷,还得看咱们石湾陶瓷,最适合用来编舞的,就是石湾公仔。”
自古以来,唐三彩、青花瓷、石湾陶瓷都是华夏名陶,前两者成名在官窑,而石湾陶瓷更多的是坊间百姓制作,更便宜亲民。
此外,石湾公仔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点,就是作品中的人物皮肤不施釉。
所谓施釉,就是工匠将陶坯做定型之后,在表面上涂层,再次烤制之后,成品就形成光亮的表面。
唐三彩和青花瓷的表面都有釉层,因此整体看上去都像裹了一层通透的玻璃,而石湾公仔的肌肤部分则没有,视觉上更加接近真人的肌肤。
林国兴一听就明白了:“你是想用咱们工厂里的石湾公仔造型去编舞?”
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厂里的陶瓷是舞蹈的模型。可是……
他又婉转地说:“石湾公仔卖得最多的是老头老太太,中年妇女和小孩儿,而且是明清造型的,这可就比不上《丝路花雨》里那么漂亮咯!”
虽然石湾陶瓷在唐朝就已经有了,但是兴盛时期是在明清,因为在宋代时期,中原战乱,大量工匠南下,所以才有了后来明清石湾陶瓷的盛况。
而且,粤省离中原远,所以从古流传到现在,石湾公仔的取材几乎没有皇宫贵族相关的,更多的是民间百态,生活气息极重,比如老头垂钓、孩童嬉戏等等,这已经是成为石湾公仔的代表,也给人们留下了固有形象,和翩翩起舞的妙龄少女半点不搭边。
乔楚道:“林伯伯,这也是我来找您商量的原因。”
“如果我编一支唐朝仕女的舞蹈,在舞蹈中设计一些定格的动作,厂里出一批唐仕女的石湾公仔,造型就是舞蹈中定格动作,到时候放在展会上,您觉得怎么样呢?”
林国兴听了之后,一时间没有接话,只站了起来,来回踱步。
这是林厂长思考时的习惯,乔楚只在一旁安静地等着。
林国兴:“这是个新东西,咱们没怎么做过唐代的。”
石湾陶瓷除了做人物之外,还有大量的日常用具,比如花瓶杯子等等,也会出口到国外。
原来的口碑就不错,每任石湾陶瓷厂的厂长,接任后首要目标,就是要稳住原来的销售,毕竟基数大,上升难。
林国兴本以为,借着改开的春风,销量会大幅度提升,但实际上并不然,月初的秋季广交会订单,和年初的几乎持平。
如今的石湾陶瓷厂,也正站在十字路口,林国兴身为厂长,不能走错一步。
维持原状,有基本盘,起码不会下降。
乔楚说:“林伯伯,陶瓷厂走到现在,虽然咱们喊的是粤省石湾公仔,但这本来也是中原和南方的陶瓷技术融合。”
“所谓薪火相传,以前朝代是在换,但工匠的技术是代代相传,没断过呀!”
“您看,宋代工匠南下,经济中心南移,跟咱们本土融合,有了新的石湾陶瓷,一直流传到现在。”
乔楚顿了顿,笑着总结:“所以,追根溯源,咱们石湾陶瓷,跟中原也是一脉相承的,为什么不能做唐朝的东西呢?”
林国兴猛地停了下来,惊讶地看着乔楚。
这是新的看法,却不无道理。
半晌后,他说:“乔楚,林伯伯很认同你的想法,但我也不能拿一大批材料冒险。”
“这样,我们先打样,做几套放在展会上,看一下有多少人订。另外,我们对这个风格也是不熟悉的,到时候你们那边定下来后,要跟我们讲一下细节。”
乔楚等的就是林国兴这句话,笑着点点头:“没问题,林伯伯您放心。”
说着,她像是变戏法一样,从身后拿出一叠稿纸,放到林国兴的办公桌上:“林伯伯,这是我从编舞里初步预计要定格的造型,您看看合不合适,如果需要修改,我会同步到编舞里。”
从接到任务那天起,她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
她前世编过青花瓷题材的,这次换成石湾陶瓷,费了点时间,但也比其他队友快上许多,编曲编舞等工作也已经有了初步轮廓。
之前她只想着“陶瓷”这个主题,但细想之下,这个范围实在太大了,应该缩写、具体,让最好还是要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