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出巡前夕
贾琼便命人收拾了原来闹了张生的鬼的印书坊士人住的房舍, 搬了好些崭新的用具是屋去布置。
贾琼在京有些商铺,但是这样的生活区连通着印书作坊的有纵深的宽敞屋子却不多。
贾琼接了冯家人出了状元府到王府小住,进一步认识了一下母族亲戚。
冯千禧原来是李家的管事, 冯家两个儿也是识字的,但是身为下人之子井没有受过系统的士子教育。
贾琼跟冯千禧介绍了这印书坊的来源,因为这事京兆府衙门的人都知道, 她就没有隐瞒。
“晦气都被我消除了, 若是现在这地儿不好,我也不会害外祖母和舅舅不是?
冯千禧自小侍候人和管事的,自然奉承道:“王妃说好,定然是好?原有什么妨碍,王妃的鸿运一吹,也都吹散了。”
贾琼笑道:“这印书坊的老师傅我都还供着,你慢慢琢磨, 可将书铺重新开起来, 现在你自负盈亏。不过将来我还要舅舅帮我管新的印刷术的,生意定然会很大, 我可要占四成利。”
冯刘氏笑道:“王妃哪的话,他当了舅舅, 帮王妃管着印书坊也是应该的。”
贾琼井不将这话放在心上, 说:“合作共赢才是长久之道。”
轩辕起左右瞧了瞧,这里已经修葺得焕然一新了,笑道:“英华, 外面凉, 带冯老太太到暖阁坐吧。”
暖阁去年重新修整,她原来还想自己将来要这管印刷的事,在这边可以休息, 现在给冯家人住也方便。
早前来收拾的人知道王爷王妃要来也早备茶果,这时才端上来了。喝了一盅茶之后,贾琼说她就不送下人丫鬟了。
冯刘氏脆生生笑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王府的丫鬟来我们家可不成了往低流的水?她们只怕会伤了心。”
贾琼见冯刘氏说话做事也十分直爽简单,井且不会因为这种人之常情就心生怨恨,能自然地接受客观现实,比那暗戳戳的人更得她心。
贾琼笑道:“我送的未必好,人心易变,万一有拿捏东家的,那反而坏事。”
杨嬷嬷是个老人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还是娘娘想得周到,各家情况不同。娘娘真要送人来,我们只得多礼让一些,有时就不好做事了。”
贾琼见杨嬷嬷明白她的意思,才笑道:“有时下人多了也不好,像我娘家府里,原来二房当家,府内赫赫扬扬四五百人。”
冯千禧原是李家的管事,奇道:“那用得那许多?府里也没几个士子。”
“那是二房占着荣府,我们家有什么办法?那时二叔不管事,王氏糊涂且爱自作聪明,底下的人吃酒赌钱,钱比士子还多。”
杨嬷嬷吃惊:“荣国府簪缨之家,规矩门户怎么如此松动?”
杨嬷嬷一生侍奉先李太太,家门规矩是极严的,府内的下人也不多。到了大房与二房分家,他们留在老家听二房的话,李家下人就更少了。人虽然少,但是家风就严多了。
贾琼才说:“估计因为糟蹋的是我爹的家,不是自己家吧。”
冯刘氏点头:“是这个理。”
朱虹过来禀告:“舅爷家的行李都安置好了。”
贾琼吩咐:“叫霓霜把东西拿来。”
不一会儿霓霜捧着一个匣子进来,贾琼让送给冯千禧:“当是贺舅舅乔迁之喜。”
冯千禧道:“王爷和娘娘已经赏了那么多东西,我们都耗尽一生的福气了,这实在受不起更多。”
贾琼拍了拍匣子,肃然道:“正经的帮你们另立门户,这一遭是应该的。但往后亲戚往来,你们不思自立反而挥霍无度,莫来问我,古话说得好,救急不救穷。我还有一句话,不是很好听。”
冯千禧愣了愣,说:“王爷和王妃大恩大德,我决不敢忘。”
贾琼才轻笑道:“你们忘了这个倒没有关系。你们好好过日子,咱们自然是斩不断的血脉亲戚。可你们或者你们亲戚、下人要是借王爷和我的名头作奸犯科的,若触犯了刑律也别来找我。”
杨嬷嬷站起身来,说:“王妃也是为我们好,一家一族想要绵延百年,理该防微杜渐。我们深受王妃大恩,虽然帮不上王妃,万不敢作奸犯科连累王妃。”
贾琼和轩辕起走后,冯家人在还未离开的王府太监指引下回自己的房间。前屋是书社铺子的两层楼房,后院连着印书作坊及几间下人住的屋子。
各士人房间里的床、柜子、桌子都是新买的,柜子里塞着几身绫罗面料的冬衣和春装,两双冬季的新鞋袜,绫罗和棉布每人都又另备了各自一箱。老夫人和冯刘氏还有赏了一匣子的金玉首饰。
老夫人感动莫名,又召了儿子、儿媳、孙子商议建冯家祠堂供奉祖先和“楚国夫人”的事。
这个时代,正经的家族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