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杜白读六年级,杜小穗读初二,两人在一个学校。
整个万安镇,比较大的学校有两个,一个小学,一个中学,都在小镇的街区不远处,不知为何,六年级被分在中学的学校,还有不少比较小的学校,基本都废弃了。
杜家兄妹所在的丰收村,以前就有个小学,杜白小学一二年级都是在村里的小学上学,杜小穗在村里读到四年级,直到学校的楼侧裂开一个大缝变成危楼,才全数转到镇里的学校。
以前不到五公里的路程,上下学都靠走的杜家姐弟不得不坐车去镇里,凭空多出的车费在两个瘦小的身躯上又增加了不少负担。
陌生的环境和差乱的房间让杜白天还没亮就醒了,他摸索着拉开三十瓦的钨丝灯,昏黄的灯光让他眯了眯眼。
穿好衣服翻身起床,杜白放轻脚步,走出了小房间。
厨房透出微光,杜白好奇的走近,有好闻的香气飘出来。
推开门,杜小穗忙碌的身影出现。
被吱呀门打开的声音吸引,杜小穗看见了杜白,忙竖起食指抵住唇示意杜白小声点。
“怎么起这么早?”杜小穗小声问。
“睡不着。”杜白轻声回了一句,走近,终于看见了杜小穗在忙碌什么。
灶上放着几个玻璃罐子,有一个已经灌好,盖子放在一边,散着热气。
“我找李大妈买了点五花肉,和豆豉一起炒了,给你带学校去加餐。”杜小穗深吸一口气,“怎么样,香吧!”
在几乎人人家都喂猪的丰收村,杜家却没喂猪,杜家姐弟要上学,杜父除了喝酒,就是到处赌博,在家不是发酒疯,就是在倒头大睡。
李大妈就住在山下公路边,离杜家很近,看杜家姐弟俩可怜,时不时就给他们点东西,杜家姐弟现在没有能力,只能把这份好放在心里,以后再报答。
李大妈每年都要喂五头猪,多数都卖了出去,却也会留下不少自己家烟熏了吃。
杜小穗想给弟弟补补身体,就找李大妈买了点烟熏五花肉。
杜白有些不习惯豆豉的味道,他看见杜小穗偷偷咽口水的模样,点了点头。
杜小穗开心的笑了,把锅里烧好的热油舀起来浇在拌好的辣椒面、蒜末、姜末、盐、花椒末、提前炒好的白芝麻上,香味立马飘出来,分别灌进两个小罐子。
油辣子就这么做好了,拌饭吃再好不过,好吃,下饭,一小罐够吃很多天,能省下不少钱。
豆豉却只有那么一罐,明显是专门为杜白准备的。
五花肉是烟熏过的,和豆豉是绝配。
杜白看着还在冒热气的豆豉,在厨房里翻了翻,又找出了一个玻璃罐。
杜小穗做完手上的事,看见杜白的动作,有些奇怪,等到杜白生涩的洗好罐子,把灶上那个装好的豆豉罐子往空罐子里赶的时候,杜小穗才反应过来。
“你干嘛多弄脏一个罐子。”
杜白没理杜小穗,分了一半到空罐子里,放到了杜小穗面前。
“我们一人一半。”
杜小穗又感动又生气:“我是你姐姐,你要听我的。”
杜白没有回答的意思,找好塑料袋,把罐子分别放进去装好,只等热气散完就盖起来,把塑料袋装好。
杜小穗顿时无奈了,只能上前帮忙,小声嘀咕:“越来越不听话了。”
忙完,天已经蒙蒙亮,杜小穗带着杜白去田里摘了点白菜回来,洗好切碎,和米一起炖成稀饭,两人一起对付了一餐,天也大亮了。
趁着杜父还在蒙头大睡,杜白和杜小穗背着书包早早离开了家,从山坡走到公路旁,在路边等面包车经过,他们村比较偏远,搭车不容易,要很早就在路边等着,错过那几趟车就只能自己另外想办法了。
把手上的东西放在地上,杜小穗翻出自己用小时候的旧衣服布料做的粉色小钱包,从里面拿出一张五十元和两张十元递给杜白。
“你的生活费和复印费。”
复印费要三十元,留给杜白的零用钱只有四十元,而这四十元,杜白要撑过十天,每天只能花四元。
杜白和杜小穗所在的中学,有很多不同村子的小孩子来上学,有的村子离的非常远,来回一次很麻烦,因此与很多学校不一样,不是上五天学放两天假,而是上十天学放四天假。
随便一餐就花成千上万的杜白,从杜小穗手中接过三张票票,明明轻飘飘的,却又感觉格外的沉重,小心翼翼的折叠好,放进书包的内部夹层。
两人等在路边,看着村里不少房子的炊烟飘出来,有人背着背篓从公路旁走过,笑着与他们打招呼。
等了约半个小时,杜白和杜小穗等到了送学生的面包车,里面已经挤满了学生,杜白和杜小穗只能坐在放置的塑料小凳子上,缩着自己,尽量减少占地面积。
挤满人的面包车味道很不好闻,还有面包车自带的胶位,混合成奇怪的气味。
杜白头一次感觉晕车,强忍着到了学校下车,胃翻涌着,很不好受。
此时还很早,学校却已经来了不少学生,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杜小穗见杜白面色难看,有些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