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盟说
卢植的去世给刘意造成很大打击,她至少闷了一天才缓过劲来。刘意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感觉,至少卢植在的这段时间,她有种重回汉宫的没心没肺。
天塌下来有人替她扛着,也用不着想那么多,她完全可以爱咋地就咋地。
只可惜这样的日子已经没了。
走过招魂流程后,卢植的尸身被安放在室内,来往的官员络绎不绝,卢植的家人在边上哭丧,即便卢植要求薄葬,丧礼还是格外热闹。
除去本身的习俗,卢植的丧礼也代表着冀州的政治变动。刘意不可能再请第二个卢公来为自己坐镇了,她需要借这场丧礼告示他人,冀州现在的掌权人是她刘意。
好在她不是临危受命,比起韩馥那次,这次的重归州牧之位,大伙的反对声不是很强,大部人的反应是果然如此。
当然局势瞬息万变,从前刘意有个性别麻烦,现在虽然没有了,但是多了个袁绍。
不是初出茅庐的袁绍,而是加了不少buff的袁绍。自带世家美名,有收复雒阳之功,加之先前礼贤下士的美誉,怎么看,都比刘意优秀。
如此优秀的袁绍,在卢植去世第三天,就给刘意上书,说希望能来邺城祭奠卢公,一诉他这位晚辈的仰慕之情。
刘意:说话直白点,过来挖墙角的。
刘意没法拒绝袁绍,尤其还是在袁绍还老老实实给她打报告的情况下。
得到刘意的允许,袁绍这边心思活络起来,他召来谋士,谈起明日的行程,“诸君也知晓了邺城变故,卢公逝世,长公主接任冀州州牧之位。我需前往祭奠,只是先前与长公主有不快,此去难明凶吉。”
袁绍倒是不怕刘意会做什么,只不过机会难得,袁绍很想做点什么。
大伙听出袁绍的弦外之音,静坐不语。
片刻后荀谌出声,“将军不妨和长公主联手。”
“卢公逝世,冀州人心浮动,长公主身为女郎,虽借天子卢公两人暂立脚跟,然今时不同往日,长公主失卢公在先,名声又不及将军。将军候长公主身侧,长公主定有不安,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表明忠心,只要将军和长公主联手,何愁不成大业。”
袁绍听后果然心动。只是想起先前和刘意的摩擦,“长公主是否会?”
荀谌一顿,笑道,“长公主是聪明人,将军名声在长公主之上,您又有兵马。且不谈两方交手胜负未定,幽州的公孙瓒和长公主结仇,在此情形下,她也不会轻易发兵。”
荀谌打心底是希望这两位联手,自己处境也稍微好受点。虽然先前闹过不快,但识时务者为俊杰,刘意在这个节骨眼上和袁绍闹翻,差不多也可以回去接着做吉祥物了。
荀谌想完不由叹气,卢公还是走的太早,若是能坚持到迎回天子那一日,想必局势也会大不同。
袁绍把荀谌的话听了进去,只是等荀谌走后,他又叫来逢纪,对他说,“你我有患难的交情,和其他人不同。今日荀谌出计,元图观之如何?”
袁绍虽然肯定荀谌的才能,但他回冀州后,才知荀谌为刘意出使幽州,虽说荀谌是为自保。可袁绍听了心里多少不带劲,再回想荀谌种种,袁绍向逢纪吐露心声,“我观荀谌此人,似有投奔长公主之意。”
这是袁绍绝不能忍的。他可以容忍荀谌蠢笨,但不忠这事感觉是荀谌在他头上戴了顶绿帽。
尤其荀谌脑袋瓜还聪明,那仿佛就是自己最漂亮的小妾背着他偷人。
送人是不会送的,他要把荀谌扣下来。
然后打入冷宫。
因而袁绍才会寻他人,认真考虑荀谌是不是在挖坑给他跳。
逢纪觉得荀谌的话没错,刘意虽然听上去名声响,实际假大空,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投靠刘意。
退一万步讲,即便刘意迎回天子,荀彧他们还不是得重新换个主,把刘意扔到后头,对着天子喊陛下。
那为什么不投靠袁绍?
刘意可没有袁氏的门生遍天下,往来皆士族。去教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天子,还不如跟着袁绍吃香喝辣。
逢纪他们对于这套已经玩的很熟了,投靠一个大族,鸡犬升天,凭借先投靠袁绍的这点交情,日后家族也有牌面。
天子,一个搞不好又被骂外戚专权。都是为了汉室江山,走条捷径同样能解决问题,那为何不抄近道呢?
“属下所见,荀谌所言不差,主公何不派人去长公主面前游说。一来好开口,二来也好收些能人。”
袁绍听后闻,“依你所见,何人能担此任?”
逢纪扒拉一下,给袁绍推荐了一个熟人,袁绍他外甥,高干。
高氏属于望族,数代有孝名,在这个提倡孝廉的年代,这种积累成为一种政治资本。更何况高氏还和袁氏联姻,没说有裙带关系谁都不信。
最重要的是,这位是袁绍的亲人,袁绍用着放心。
几日后,袁绍带着人马出现在邺城,到了卢植灵堂前,他做足了姿态,先是叙述卢植生前种种,后又谈论卢植为冀州的付出。比起刘意那点笔墨,至少袁绍的悼文词藻优美,感人肺腑。
待袁绍念完悼文,他又主动安慰卢植家人,姿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