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都是玩剩下的技术
量的驱动程序编出来。
邢宝华对着陈硕月说这些,说得和很容易似的,其实过程相当有难度。
内存大了,就需要主板支持,卡槽就得设计得多一些,就像八九十年代的电脑,什么286、386似的,拆开机箱一看主板,上面插满了各种条子。
这年代的技术理念,硬件不够用,就扩展。直到扩展到需求为止。
和服务器理念差不多。也是没事儿插内存和硬盘。
邢宝华准备离开光学实验室时,突然想起一件事儿,问道陈硕月,相机内部的防抖动,你们考虑了没有。
陈硕月想了一会,摇头说道;“没想!”
“高速飞行下,拍照会出现拉影,不会给你对焦的时间。所以还要在相机内部造一款稳定器。”邢宝华提醒说道。
“您说这一点,让我想起尼康内部的一篇学术报告,他们早期在机械单反相机中提出稳定器这一概念,就是在相机中增加一个微型陀螺仪。
我不知道成没成功,效果如何,但从目前市面上的高端胶片机来看,是没有添加稳定系统,而是借用外部稳定器,就是咱们常说的,三脚架,单脚架或斯坦尼康那样的稳定器。”
“这样,你打个电话给中航,问问他们,太空相机要不要加稳定器,如何加。”
“那我这就问问。”说着陈硕月拿出手机来,就拨打过去。
由于和中航合作密切,他们这边有很多不懂的,各种符合要求的问题,经常电话沟通,有时候一天打很多电话。
没一会,陈硕月沟通完给邢宝华汇报,说必须加稳定系统,里面的机构非常简单,就是机械陀螺仪。
那么问题来了,全数码相机,添加机械陀螺仪,怎么利用机械陀螺仪转化信号给处理器?
邢宝华也懒得去想怎么转换,有那个时间还不如研发电子陀螺仪,反正以后还用得着。
所以说,这次上卫星是对的,因为好多技术都是逼出来的,更说明,很多先进技术都用在军事上,都是玩剩下才转民用。
虽搬空尼康的资料库,但用在卫星相机上,很多技术完全没啥吊用。
民用技术和超先进技术,完全是两个区域不同的概念,邢宝华现在只能摸索着前进,好在有个中航能给点技术上的支持。
如果这次卫星数码相机能成功,估计往后中航就给他们下订单了。
人家要的可不是一米多,两米多,能造多大就多大。好像前苏老大哥弄了个直径六米的。
虽说镜片大小和清晰度有关,但看看哈勃,直径也就二三米。
数码相机的产生,节约了成本问题。机械相机需要回收技术,这都是钱啊!而且飞上太空后,寿命相当短。
拍完里面的胶片,就得回收,如果有了数码相机存在,卫星的使用寿命就不是十几天,几十天那样短,可以常年在上面待着,直到用完里面变轨的燃料为止。
但电子陀螺仪又是一个麻烦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