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1章 周哥见家长
是旱地。 村子很小,不到二十户人家。 村子里的房子大部分还是泥坯房,只有几户人家在有了天然泥路后用拖拉机从九稻乡拉砖修建了砖房。 忽略交通要素,仅论环境,那是个仿佛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唯能从电线杆和塑料用品看出它并没有完全与现代文明脱轨。 稻子红薯高梁等庄稼已收,田里地里除了种有萝卜和冬豆,青菜,基本空闲了,不用再盯着放牧牛羊,村民家的牛羊在田里地里、荒野里自由自在的找草吃。 村民养的鸡,活动范围很宽,有时能跑一二里远,很容易被当成野鸡。 年青人都出去谋生,留守的是老人与少量孩子,孩子要么是还没读书的那种小小孩,要么就是读初中高中可以住校的那类。 小村距有小学学校的村委有十七八里路,村里的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要么被父母带去打工的地方读书,要么被送去了亲戚家寄养,让小孩子们读书。 村子里人少,显得很宁静,谁家的狗叫几声,谁家的鸡鸭“咯咯嘎嘎”的回应,满满的乡土气息。 蒙嫂指路,周哥开着车身沾满了灰尘和泥土的电三轮,穿过了大半个村子,到达一座泥坯房子前。 泥坯房一排三间,盖着彩钢瓦,进门右手边那方搭了一间耳房做伙房,屋檐下支着竹竿,可以晒衣服,也晾着串成串的辣椒和干菜 土坯房前有小小的一块地坪,在屋后另有土坯建的关猪鸡鸭的矮房子。 房子很旧,四周打扫得挺干净,可见主人们比较讲究。 李婆婆和孙女李小妍早上把家里家外打扫了一番,把客房整理好了,自己也换上了最好的一件羽绒衣。 李小妍留着中长发,扎成马尾,普通脸型,穿着中长的半旧红色呢子大衣,人比较高,有一米六四。 祖孙俩从清早就等着了,张望了很多次。 听到电三轮车弄出的声响,从伙房里跑到屋前地坪,家里养的黄毛土狗在看到远处那辆不知去谁家的车,也先帮着叫唤上。 当车子开向自家,李婆婆便知是小蒙和她新谈的对象来了,习惯性的在衣服上搓了搓手,笑着喊:“小周,你来了啊,路上辛苦了。” 蒙嫂坐在后头,看到自己女儿竟然比自己先回家,十分意外,她还想着回到家再去半路接一下姑娘。 “大娘好,路不太好走,让你久等了,我倒没觉得辛苦,辛苦的是三轮车。”周哥将车开到地坪,先停,赶紧下车跟老太太打招呼,看到一边的女生,不确定是不是蒙嫂的女儿,望向推开车门下车来的蒙嫂。 青年看着是个很好说话的人,李婆婆笑得咧开了嘴,露出了掉了几颗牙的牙床和剩下的、熏得有点黄的牙。 妈妈的新对象挺幽默的,李小妍喊了一声“周叔”,再喊“妈”。 “是小妍啊,刚才我还不太敢认,你妈妈说你可能要到快中午才到,我想着等会和你妈妈去村委附近接一下你,你竟然比我们还快哪,难不成你也有飞毛腿。” 女生叫了一声“妈”,周哥也反应过来了,那个女孩就是李家姑娘,不怪他眼拙认不出来,实在是那姑娘长得跟蒙嫂不怎么像。 蒙嫂下车先喊了婆婆,再回头提东西,她买了鱼和肉,还有水果,装了两大袋子。 “我昨天下午就回来了。”李小妍有些不好意思,看到妈妈买了东西,才从奶奶身边跑开,去帮妈妈提袋子。 李婆婆想帮忙,她孙女不让,她招呼青年去堂屋坐。 有客来了,先得到堂屋坐坐,夏天就坐堂屋,如果在伙房吃饭就去伙房,如果在堂屋吃饭,不必进伙房。 冬天天冷,伙房一天到晚烧着火,先到堂屋坐一下,再去伙房烤火取暖。 蒙嫂把较轻的东西提下来,周哥再提自己带来的大篮子,跟着蒙嫂后头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