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裙带关系
子昭问出这样的问题, 倒不全是为了私情。
庞在二十年前和殷的一战,间接导致了殷国刚刚迁都后稳定的局面重新动荡。殷王迁新都, 本就失去了不少旧有方国的支持, 后来迁完都又打了一场大败仗,更是损失惨重, 失去了更多此前臣服的诸侯国。
殷对招惹了“庞”这个国家, 结果踢到一块石头的经历, 可以称得上又愤恨又后悔。
庞也没好到哪里去,举全国之力对抗数国,国人死伤惨重不说, 女王还像是个摇尾乞怜的战败者那样抛弃了自己的孩子, 嫁给了一个异国人为“妻”。
要知道, 庞的女王往上数多少代, 都没有“从一而终”这件事,更没有成为过谁的妻室,“女王下嫁”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羞辱。
在殷人看来, 这是结两姓之好;可在庞人来看, 就是女王牺牲了自己的名誉, 用自己和了亲。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两国休战, 那也是面和心不和,不说成为世仇, 至少也会阴奉阳违。
可不知这位庞的柳侯是政治手腕太圆润, 还是庞人就是这么守信, 在向殷国效忠后,就真的如同最忠诚的诸侯那般,不但从未断绝过对殷的朝贡,殷王在庞象征性占据的“王田”,也一直是庞国最肥沃的土地。
除此之外,柳侯再也没有和其他男人生过孩子,保证了两个孩子都有殷的血统,还经常派出使者向殷王进献礼物,这也让原本对庞满是敌意的殷国找不到任何错处,反倒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点点打消了之前对庞的敌意。
能挑选出庞的王女作为宗妇的人选,本身就是对“庞”信任的一种证明。
在来到庞之前,子昭也以为柳侯多年来的忠诚只是表面风光,不觉得庞人对殷这个主国能有什么感情,可自他到了庞国,看到的却不是如此。
庞城里不但有殷人仿照王都修建的官学,也有殷人工匠干活的工坊,甚至连殷国贞人的草庐都有,庞国并不禁止殷人传播殷的文化,也不禁止国内庞人和殷人通婚,只是庞女不太习惯这种契约式的关系,最后能成的眷属很少而已。
就连殷人在背后鼓捣着王子期和王女好作对,庞国上下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这明显不是仇恨对立情绪下的两个国家能办到的。
如果说这些都有可能是忌惮殷国武力而做出的表面工作,那这么多天来,子昭跟随着王女巡视朝贡队伍时的亲眼所见,却不可能作假。
庞作为一个和殷人并不同根同源的母系方国,为了这次朝贡准备的贡品,早已经超出了一个普通诸侯国的规格和数量,甚至已近一个“子国”向“共
主”表达恭敬的程度。
子国是由殷分封出去的“同族”,他们将殷当做“共主”,向侍奉父亲那样的侍奉殷王,所以才有这样的慎重,那庞呢?
他之前亲眼见过母嫘如何训斥王女,说这次朝贡掏空了庞国历年来的库存,庞经过二十年经营,家底比很多国家都丰厚,连这样都觉得被掏空,足以证明柳侯和庞国对新任殷王的重视。
所以子昭有十足把握可以肯定,庞国和子好非但对新任的殷王没有敌意,恐怕还带着交好与和盟的意图。
这也是他敢提议阿好去殷国为官的原因。
但这种可能,是阿好之前没有想过的。
她所学、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国家强盛,而不是去某个大国谋取晋升之资。
“去殷国为官?”
阿好觑他一眼,反问道,“殷人在我庞至今不能被信任,我一个庞人到了殷又能被他们信任重用吗?”
殷号称富有天下,事实上能直接控制的国家只有几十个大小子国,其他国家都是定时朝贡、应征和防御外敌的诸侯国,只有利益一致时,才会令行禁止。
也有不少诸侯国的国主或大族族长在殷为官,但那些都和殷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是利益交换,或是互相利用,有些甚至就是这些诸侯为了得到信任派出的人质。
“你可以试试,殷人并不禁止诸侯国的国人或公族在殷为官。现在的地官长就是井人,军中也有不少人方、鬼方来的将领。”
子昭担心阿好对殷人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劝她道,“殷原本就是靠无数兄弟之国才能强大的国家,对人才非常重视。这些年王都那边虽然乱了点,但既然新王继位,肯定是要万象更新的,也许有不少机会。”
阿好听着子昭的解释,表情却有些将信将疑。
庞的文化和殷不入,所以这么多年来,两国虽然没有断过交往,庞却没出过什么在殷的高官。
倒是同时母系氏族衍变来的国家“井”,倚靠着出众的种植技术,有不少族人在殷国从事地官,也有和殷人通婚并生儿育女的。
人方、鬼方更不用说,两个国家一个在西北、一个在东北,都是为中原抵御外敌的大国,国人能征善战骁勇无比,和殷国是时而反叛时而臣服的关系。
有外敌入侵需要殷支持的时候,他们就臣服,太平时候又老是反叛,那些臣服时留在殷的国人们后来也渐渐在殷国成为军中的主力,并不因为经常反叛的关系受到歧视。
“就算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