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换女成凤 > 第113章 人面瓦当

第113章 人面瓦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胡饼铺子开在吴兴郡本地人地界, 但是卖胡饼的伙计却是中原那边的口音, 掺杂本地人的一些语调, 有些四六不像, 但是又能使得南北两边的人都听得懂。

阿萍闻言缩手, 目光却一直落在脖子挂胡饼的木头人身上。

轮到她了, 伙计问她要什么样的饼,分别是最普通的胡饼, 牛奶做的乳饼以及加了牛骨髓的髓饼。

阿萍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乳饼。

阿萍咬了一口乳饼, 熟悉的味道在舌尖上扩散开来, 她左手打着伞, 右手拿着胡饼, 边走边吃,脚下卡卡作响的木屐都变得轻盈起来似的。

乳饼比药管用, 一个乳饼下肚,阿萍头不疼了,心情也莫名愉悦起来,她出了城, 去了郊外陈家的瓦当作坊。

瓦当, 顾名思义,就是“挡住瓦片的东西”, 其实就是瓦挡。

房顶铺上瓦片后, 屋檐的末端最后一个瓦片会用圆形的灰陶片挡住瓦片中间的洞——因为瓦片都是波浪形状的, 铺陈在屋顶上遮风拦雨, 到了屋檐末端, 波浪瓦片空中空出来洞不好看,所以用瓦片一样材质的圆形给“挡”住,所以叫瓦当。

陈家在洛阳的时候就烧制瓦当,百年传承,制作工艺精良,曾经给皇室烧制过珍贵的琉璃瓦当,当然,这东西是皇家用的,绝大部分都是和瓦片一样,用灰陶制作的圆形瓦当。

形象一点说,就是大小形状和月饼一样的灰陶片。

阿萍是个孝顺的姑娘,给父亲捎带了两个乳饼,“街上新开的王记胡饼点,吃起来和洛阳的一模一样,父亲尝一尝。”

陈父立刻紧张起来,“你……你记起洛阳……胡饼的味道了?”

“吃起来好顺口,应该就是这个味道。”阿萍收起油纸伞,脱下木屐,去了作坊的里间。

跽坐在案几后面,她拿起刻刀,揭开了蒙在陶泥上的湿布,这块布使得陶泥保持湿润,这是用来给一块块瓦当印上花纹的模具。

瓦当上一般印的是云纹和绳纹,复杂一点的用兽纹,但阿萍雕刻的是最罕见人面纹。

她身后墙壁上贴着全是各种已经烧制成型的人面瓦当,各种表情,有生气、有笑容、有呲牙露出凶相、有温和的笑容、有大笑等等,就是现实中人类表情在灰陶制品上的抽象写意表达,看似粗矿,其实每个表情都耐人寻味。

这是阿萍创作出来的人面瓦当,刚开始的时候,阿萍只是作为养病时期的消遣,因她撞坏了脑子,忘记了父母教的调配陶泥,制模、印模、火窖的温度等等制作瓦当之法,父母重新交给她,她对瓦当的纹饰有了兴趣,就调配陶泥刻了一些人面表情瓦当,练手而已。

谁知有客人看中了独树一帜的人面瓦当,觉得有趣。

江南之地,百万中原侨民移民到了这里,他们都需要建房子,砖头瓦片瓦当等建筑材料成了必需品,陈家的生意一直很好。

或许是失去家园和很多家人的原因,灾难过后,在他乡重建一个新家,人们对“人”更加珍视,一个个表情各异的人面瓦得到了侨民的喜欢,陈家的生意居然比在洛阳的时候还要好了。

这也是陈父陈母坚持要女儿招赘的原因,这个女儿凭本事继承家业,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父母问她是怎么想出来的,怎么一个个表情如此丰富传神?

阿萍说刻着刻着就刻出来了,其实她是按照经常入她梦的那个模糊的面孔刻下来的。

因为他是个男子,阿萍总不能说爹娘啊,我经常梦到一个男人吧,所以,阿萍选择隐瞒。

梦中的男子面目模糊,但是她就能“看”到他的表情变化,好像刻在她心里似的,醒来的时候,她会把一个个表情画下来,然后刻在模子上,按在一个个月饼般的陶泥上,再放进窖里烧制成型,成为一个个灰陶人面瓦当。

阿萍只要有空,身体容许,头不疼了,就会来家里的作坊设计新的人面瓦当。

她今天刻的是发怒,而且是金刚怒目,眼珠子几乎要从眼眶里凸出来,昨晚梦里,她依稀记得男子生气了,他一边打铁,一边不停地问她“你是谁”。

我是谁?我是陈家瓦当的少当家陈萍啊,你是谁?为什么一直入我的梦?

阿萍拿出牙签大小的小刻刀,一点点的抠凸出的眼珠子,好像只要刻得足够仔细,刻出来的人面瓦当表情足够的多,她就能拼出梦中男子的脸。

我一定认识他!

阿萍心道,要不然,我也不会一次次梦到他。

可是身为一个未婚且没有订婚的女子,阿萍不好意思问父母,家里也没有旧仆人,伙计和丫鬟都是在洛阳后新招聘或者花钱买的,她不能从别人那里知道自己的过去。

父母说过,所有的仆人和伙计要么在逃亡之前遣散了,要么死在逃亡路上,除了他们一家三口,没有人活下来。

难道这个男人是我私下爱慕的情郎?战争拆散了我们?

如果真有这个人,父母不可能一点都不提,唯一的可能,就是我和情郎私定终身,没有告诉父母。

至于原因,很可能是父母因家中只有我一个独女,坚持要招赘,而对方家族不容许他成为上门女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