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03:县试的时候考哪些书?
顾思有些激动,睡不着觉,不由得想起这三年多的日子。
装孩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哪怕他再用心,总有很多细节与真正的孩子不一样,开始时他奶还怀疑他脑子有问题。
好在他说话说得早,打破了这一猜测。
汉中府的方言他刚开始的时候一句也听不懂,但以成年人的思维来学习还是很快的。
是以他八.九个月就会开口叫娘,一岁出头就能简单而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等一岁半的时候,他说话就很顺利了。同年龄的小孩子,这个时候还是两三个字向外蹦。
村里人都说他说话早,聪明。
他娘从他能说清楚话开始,就教他《三字经》,他跟着背,并对着书认繁体字,学的速度也不快。
再不快,两年下来,他《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这些都背完了。
《千家诗》也背了一部分。
这启蒙也算是结束了吧?
家里人知道他在跟他娘背书,知道他能背过一些,但具体背得怎么样也不清楚,等知道他学完了这些一定很吃惊,吃惊之下应该会同意他去上学吧?
他要是去上学的话,多长时间能去县试?
把县试比作高考,小学是识字明理阶段,是基础,主要的是中学,那就算他是成年人的思想来学,至少也得三四年吧?
顾思胡思乱想着,睡着了。
第二天,早饭后,顾思还是先对他娘说起这件事:“娘,我想上学堂念书。”他娘的思想比他爹的成熟,对于学习的事比他爹看重多了。
舒颖有些惊讶:“怎么想去学堂念书?”
顾思脸上带着些委屈:“大堂伯他们都说读书人才能被人尊重,说话别人听,我也想当读书人。”
舒颖考虑了一下才道:“你太小了,你爷怕是不同意。”
“你让我爹爹去跟我爷说嘛,让我爷跟我曾爷说。”顾思拉着他娘的袖子撒娇。
舒颖对于自己儿子最了解,想着早念书也好,就跟自己夫君商量。
顾名一听就不同意:“他还那么小,上什么学啊,现在正是玩的时候,等大些了再说。”
“小孩子记性好才要早早地学,不然等大了反倒是学得慢了。”舒颖举了一些例子,又叫顾思背了《三字经》。
顾名倒是很高兴顾思能背过书,但舒颖怎么说,他也觉得顾思太小了,不适合现在就上学堂。
舒颖辩不过他,干脆也不找他了,直接在午饭后找自己公公。
顾爷爷一听大儿媳说要让孙子上学,很是迟疑:“他才四岁,太小了。”
家长都喜欢说虚岁。
“爷,我想上学,我背书可快了,不会浪费钱的!”顾思到顾爷爷跟前撒娇。因为他是他爷唯一的一个孙子,他爷对他很是看重。
顾爷爷笑着摸了摸顾思的头:“不是钱的问题。”他看向舒颖,说出自己的担忧,“孩子小容易生病,学堂的孩子又多,他还没长成,不易放出去。”
舒颖怔了一下,没想到公公是顾虑这个。她只有这一个孩子,听了这话也免不得慎重对待起生病的问题来,觉得很有道理。
顾思把生病这事给忘记了,他长在二十一世纪,打过各种疫苗,医疗又发达,谁做事之前会考虑生病啊?生病这种小事,根本就不在人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随便一治就好了。
但在这里三年,他听过村里有孩子去世的事,知道一个感冒发烧也会要了人的命,而且小孩子的免疫力低是真的,他也听说一些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成天生病,知道大人的顾虑很有道理。
但他不想放弃。
他努力说服自己爷爷:“我下学堂回来会认真用胰子洗手,一定离生病的学生远一点,天冷了就多穿衣服。”
“爷,我都背过《三字经》……”顾思正要向着他爷展示自己都背过了些什么书。
平时是他娘教他背书,但他娘不是个爱炫耀的,且很有那种“藏锋”的心态,做事怕太出头会被人嫉妒针对,是以家里只知道他在背书,有时候也会叫他背一小段,具体的情况也不清楚。
舒颖捂住了儿子的嘴,止住了他向下说,对着公公点头:“爹你说得对,太小了上学堂我们照看不到,很容易生病,那就再过两年再说吧。”
顾思听他娘说得坚定,知道健康这个问题对于家长来说是个大事,他娘是不可能再同意他去学堂了,整个人表现得蔫蔫的。
其实这是为了放松他娘的注意力,等下午找了个机会,顾思就去四院正房里找他曾祖父了。
爹娘和爷爷不同意,这不是还有家里的大家长嘛。
顾家是个五进的宅子,前后院都有屋子,都没住人。
二院住的他九爷一大家;三院住他家,他爷他奶在正房住着,北厢三间他家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