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新的问题
毛钱,再扣掉大风大雨不适合出摊的日子。
金溥佑的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而且更让他头痛的是,今天这两块钱可都是卖粗活儿得来的。
也就是逛庙会的人随后买一个哄哄自己孩子,根本就不拿他的东西当个正经玩意儿。
光靠粗活儿最多只能求个温饱,要想出名得利还得靠细活,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可懂得道理是一回事儿,怎么去实践可是难上加难。
无奈,他垂着脑袋回到旅馆,草草吃了两口晚饭,摆开大马扎,原本想再捏个细活儿,可看到玻璃展示柜里已经放了挺多细活儿了,一时间便不知道该干什么。
这是金溥佑从业以来第一次对自己的技术产生了怀疑。
开门一炮没有打响,之后的生意果然如同他所预料的那样,两个礼拜过去了,算上初一那两块钱,总共才入账十三块六角。
为此还被吴掌柜一通嘲笑,说他这回可这是天意了,是老天爷故意开玩笑,否则哪怕多一毛或者少一毛也不至于如此。
原因是在沪语中“十三块六毛”暗指乌龟,因为龟壳上有十三个六角形的图案组成,金溥佑没数过,所以也只能吃瘪。
最终,吴老板看他垂头丧气的样子可怜,还是替他分析了情况。
“我晓得你在北京厉害,这个倒不是捧你,我好歹开了那么多年旅馆,一双眼睛还得能看出人的好坏来的,你有真本事的,否则也不会孤身一个人南下。”
“嗯”金溥佑只是默默点头。
“你玻璃柜里的这些东西,我是不懂,但我也知道,是好东西,看看这关老爷头上的英雄绒球,比芝麻大比绿豆小,竟然能让人觉得毛茸茸的,这就是本事!”
“有本事也没用啊……”金溥佑无奈叹气
“你也别太丧气”吴老板笑笑“你这样的东西卖的不便宜吧。”
“嗯,在京城一块钱一个,并且不拆零,要买就是一套……”
“这就对了啊……”吴老板恍然大悟的点头“你这个三英战吕布多少钱?”
“四人四马,八块钱……如果你要,我给你优惠”金溥佑心情稍微好了些,甚至开始和吴老板开玩笑。
“我可没这个闲钱,你生意不好也是这个道理,是的,上海滩遍地是黄金不假,可也遍地穷人啊,这里提篮桥算热闹地界,可有一条啊,这儿附近住着的都不是高门大户,都是普通的工厂工人,商行伙计,小职员,大家赚是能赚到点钱,可吃吃喝喝后也剩不了多少,是没有余钱来买你这种精细面人的……”
“这样啊……”金溥佑喃喃自语,看来之前还是把事情想简单了。
随即,也明白过来,现在的自己才是正常的手艺人状态,就和北京的同行们一样,能混个温饱就不错,自己之所以在北京能吃香的喝辣的,原本以为是靠手艺,实则不然,那是一系列巧合以及盘外因素的合集。
比如,在樱花会拿奖就是首开先河,后来又结识了那五,后者不遗余力的在报纸替自己扬名,这才有了人人都知道的面人儿精,再加上老的行首去世,他顺理成章的成为行业领袖,如此种种,虽然都是建立他的手艺独树一帜的基础上的。
可回头看看,没有这些,哪怕金溥佑能耐通天,也做不到如此出名,遑论买卖兴隆。
从头到尾,他的努力固然重要,可更要紧的却又不是个人的奋斗,而是历史的行程……
“谢谢吴老板”想通了前因后果,他心里倒是轻松了不少。
“哎,我也是瞎说的,做不得真。”
“那么吴老板觉得我接下来该怎么做?”他诚恳的问
“这我可不懂了。”
“你就说说看嘛,你年纪摆在这儿,吃过的盐比我吃过的饭都多……”
“哎,你这小兄弟啊,说话啊就是讨人喜欢,那我随便讲讲,你听听就好……”吴老板沉吟了片刻道“上海这个地方还是讲本事,这个你不缺,其次就是讲噱头。”
“噱头?”
“嗯,噱头嘛,就是你的特点,新奇,出挑,能让大家都挂在嘴边……”
“现在特请,夏荷生弹唱《描金凤》”旁边的无线电里传出声音来。
吴老板是个弹词的忠实听客,每天这个时候都要听书。
金溥佑也知趣的往房间走去。
此刻,无线电中的声音是个中气十足的男声,只是满口的苏州话,让金溥佑莫名其妙,吴老板听得哈哈大笑,拍着金溥佑的肩膀道:“你也不要急,噱头这个东西,可遇不可求,你真一门心思求噱头的话,就变成吴鉴光那个滑头了,总之,你现在能维持日常开销就蛮好,慢慢来……”
金溥佑不知道吴鉴光是谁,也懒得去问,只是思索着吴老板的话“一门心思求噱头就变成了滑头……”
随即他笑了起来,半个月就赚了13块,那一个月就是26块,扣掉20块钱的开销,还能存下六块来,而且接下来天气越来越热,逛街逛庙会的人越来越多,生意只会更好。
再说了,细活儿不好埋,那就卖粗活儿呗,反正到手的银角子都是真的就好。
正好借这个机会再好好的观察上海这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