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快穿之玩转六零七零 > 学习使我快乐(三)

学习使我快乐(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凌丽这一次醒来的时候, 身边一个人都没有。

她是自己醒过来的。

倒是睡在床上。

但身边一个伺候的人都没有。

这也能理解。

她记得里有写过,原主并不是独生女,既有哥哥又有弟弟,又是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惨逼。

说实话, 那个时代,不重男轻女的家庭很少。

基本国人都重男轻女。

所以, 一个女人最终过得怎么样, 还得看她自己是否清醒。

自己头脑清醒、能力又过硬, 照样可以过上好日子。

这个原主, 显然头脑是不清醒的。不然不会光想着读书。

其实她那会正遇上改革开放, 是最好的时代。只要好好抓住机遇, 一定能致富的。

甚至都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机遇或者机智, 正常去做点生意就行。别的不说,就算是那时候在街边炸油条, 都能赚不少。赚了第一桶金后再盘个店, 再继续做大,一间间扩展,也能越做越好。

总之,只要有点胆子的, 基本能挣着钱。

可惜, 那会原主胆子小、心思也不活,只想着出来帮工。

回顾她这辈子做的事,除了帮工就是进厂做女工,要不就是做保姆, 做来做去都是没什么发展前途的。

也是注定一辈子发不了财的。

正因为如此,她才会穷一辈子。

做工这事,真的是发不了财,如果没有一点储蓄理财意识,更是只能手停口停。

年轻时做得动还好,还能混口吃的。

到了年纪大了,自然就养活不了自己了。

人到老了没钱,当然可怜。

但说实话,就算是做工,如果换成凌丽,也不会让自己老无所依。

即便是那时候理财和保险并不普及,起码她还知道存钱,起码还知道银行有个整存争取,起码还知道为未来做打算。

其实任何事,可操作空间还是很大的。

只要有为老来打算的思想,就可以进行操作。

如果换成凌丽,她一定会为自己存钱,先存银行整存整取,能让钱生点小钱就生点小钱,然后等钱多一点了,就置办不动产。

那时候不管是房子还是地,都不像现在这么贵到离谱。

一点一点把钱攒着,不会给任何人一分一毫,因为她相信一点:这个世上,除了不可抗原因,任何人想找你要钱的,都不值得你给钱。

因为爱你的人,都会给你钱。

但凡想从你这往外掏钱的,别管嘴上的理由是什么,实质就是想占你便宜。不管是直接要也好,还是借也好。

因为真正爱你的人,才舍不得要你的东西。

可惜原主没搞清楚这一点,钱都散给别人了。

在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为自己老来考虑,跟个散财童子似的,将来老了能不穷嘛?

开玩笑,难道还想指着那些人反馈给你?

但凡想着从你这弄钱的,都不会舍得主动给你钱。

就算是儿女,也要养在明处。

说实话,如果是原主亲自带孩子,结果也会不一样。

虽说人性都很现实,有退休金甚至有人脉的父母,和穷困待养的父母,得到的爱和尊重不会相同。但,人也是有感情的。

一手带大的孩子,只要你是真心实意爱孩子、为孩子付出的,他们将来起码还是愿意反哺的,在你真正老了的时候。

原主对孩子其实是不错的,是真心实意的付出,什么钱都寄回来养他们了。后来也不是想早早回来享福,让儿女伺候,而是真的已经很老了,才无可奈何回来给儿女添麻烦的。

人心都能感觉到真假。

这种情况下,其实一般的儿女是会管她的。

而在里,原主的儿女都不想管她,是因为她的付出没在明处,做儿女的根本感觉不到这个母亲的爱,也跟她不亲,甚至不知道自己花过她的钱。

他们只跟爷爷奶奶亲。甚至被奶奶教育得以为原主是个爱慕虚荣的女人,过不得农村的苦日子,所以丢下丈夫孩子去城里“享福”。

呵呵,她在外面累死累活往家里寄钱养他们,结果却得了个“过不得乡下苦日子,抛夫弃子去城里享福”的名声。

这种赔本买卖,也只有原主这种蠢到家的,才会做。

而出嫁前给父母和哥哥弟弟寄钱,则更是赔本中的赔本。

她父母又不是真的老了,更不爱她,给个毛的钱?!

明明父母下地劳动挣的劳动所得不只能养活自己,还能贴补儿子孙子。她跟着瞎起什么劲?寄什么钱?养兄弟和侄子么?神经病。

兄弟和侄子,也就是个名词。

没有任何的法律绑定关联。

如果彼此感情好、人品好,互相帮助、互相关爱,自然没什么说的,皆大欢喜。

但如果彼此感情不好,或者对方人品不好,那就当个陌生人待好了。

不要有任何往来,更不要有任何付出。

离得越远越好。

因为在传统思想里,女的总是要为家里的男丁付出,就算是做父母的也这么想。既然如此,还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