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大宋名将种子的初战
李献急匆匆赶到了州衙,黄定等人正在商议。
“见过侯爷。”众人行礼。
“如何?”李献问道。
“三万人马来袭,前锋距离柔远砦不到三十里。”黄定面色严峻,“柔远砦是西贼的眼中钉,李德明多次想拔除这颗眼中钉,此次三万大军来袭,可见势在必得。”
“由头是什么?”李献坐下。
黄定看着他,神色有些古怪,“大夏百姓被大宋伏杀。”
“那是密谍。”文彦博温文尔雅的道,“此事党项使者亲口确认,李德明这是不准备要脸了吗?”
“西贼何曾要脸?”黄定说道:“老夫已派人去求援,当下急需增援柔远砦。”他目光转动,看着麾下文武官员。
“此战,不只是攻伐。”通判王耀说道:“不可让西贼军民士气高涨。”
有人说道:“可西贼说了,百姓被大宋伏杀,这定然会激发西贼军民士气。”说着,他看了李献一眼。
伏杀党项密谍正是这位侯爷的手笔。
你干的事儿,按理,该你去收拾!
李献看着众人,“本侯
众人色变,李献不等他们开口,起身道:“本侯来此有官家旨意,可便宜行事。调集五千人马,本侯去柔远砦!”
远在汴京的赵祯打个喷嚏,看了一眼正在和宰辅们商议政事的太后,莫名有些心虚。
李献临走前,寻他弄了一份便宜行事的旨意,这事儿赵祯没告诉太后。
可太后哪里会不知道,赵祯不知道的是,事后太后令人把各种痕迹都抹去了,确保这份旨意的正当性。
“官家!”太后威严的看了他一眼。
赵祯赶紧拿好笏板,板着脸,“此事紧要,我以为当马上施行。”
……
有旨意在手,庆州文武一肚子的憋屈没法发泄,只能看着李献带着五千人马出城。
“你没开口劝阻。”
城头上,黄定说道。
通判王耀笑了,“李德明反意昭然,也就是庙堂诸君在自己哄骗自己,时日久了,还真以为这是大宋盛世。让这位侯爷去看看也好。但凡他能把西北的窘迫告之朝堂,那我等这些年的艰难也算是没白受。”
黄定幽幽的道:“庙堂诸公都想天下太平,一旦开打,不管有理无理,都会先呵斥伱擅启边衅。打赢被骂,打输了被打。”
……
柔远砦,巡检杨承吉站在城头,看着漫山遍野的敌军,叹道:“老子怎地会摊上这等事。”
他看看左右,将士们显得有些沉郁。
“巡检,士气不妥。”有人提醒道。
“寻机一战,先声夺人!”杨承吉冷笑道:“李德明远来,大军威武,定然以为我军不敢出击。加之他立足未稳,且等明日我军出击,一战败其士气。”
党项大军到了,先是耀武扬威一番,随即后撤扎营。
“守将是杨承吉。”密谍在禀告,“此人行事有些刚愎……”
“自以为是?”李元昊敏锐的察觉到了战机。
“是。”密谍说道:“柔远砦中有多族聚居,每每发生聚众斗殴之事,杨承吉都会一言而决,不管对错。事后哪怕知晓自己冤枉了谁,也不会认错。”
“大王。”李元昊说道:“既然如此,我以为可示弱,露出破绽。杨承吉莽撞,必然会出手。如此,以伏兵伏击……”
他看着那些官员武将,“大宋伏杀我密谍,我军伏杀宋军,一饮一啄,现世报。消息传出去,我大夏军民定然会踊跃。”
一番话,不但安排好了此战的首末,且把此战的战果延伸到了民心士气的高度,这大局观……
众人目露异彩,有人赞道:“世子英果,令人敬佩。”
李德明赞许的看着儿子,“此刻不好刺激大宋太过,且等几年,本王要册封元昊为太子。”
众人纷纷恭喜。
是夜,党项大营显得有些闹哄哄的。
城头守军发现了这个现象,禀告给杨承吉。
“这是机会,明日出击!”
薄雾袅袅,笼罩着这片起伏不平的大地。
一千骑兵悄然出城。
斥候仗着熟悉地形,从侧面山坡绕行,包围了西贼斥候,让骑兵能顺利抵达大营外围。
杨承吉看着前方毫无反应的大营,心中狂喜。他缓缓拔刀,指着大营,喊道:“立功建业就在今朝,儿郎们,杀啊!”
一千骑兵跟着大喊,冲向大营。前方的骑兵甩出绳套,套住了栅栏,十余骑一起打马疾驰,把栅栏拔起来。
骑兵们见大营中依旧没反应,不禁大喜。
大功到手!
右侧突然传来马蹄声。
营中,李元昊眸色微冷,“有人提前发动,该死!”
这是抢功!
党项本是各部族聚拢而成,山头林立。李氏靠着威望震慑住了各部,加之周围群狼环伺,要想保命,就得抱团。故而党项内部相比大宋和北辽更为团结。
可争功这等事却没法断绝。
狂喜中的杨承吉偏头,就见一股骑兵从右侧杀了出来。他亡魂大冒,喊道:“这是个圈套,撤!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