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章 谁家良田
得知方靖远对徐州围而不攻, 还在外面开始种起了田,完颜雍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来。
对于“源静泽”,他是十分欣赏甚至一度想将人留下来的。在他处理完颜亮留下的烂摊子焦头烂额之时, 这样一个“番邦”使者忽然点醒了他的思路, 让他跳出原来部落联盟式的管理方式,开始真正面对整个大金帝国时, 才发现这个帝国看似庞大, 内里却四分五裂, 一个不好, 他就有可能步上完颜亮的覆辙, 被自己的亲族出卖背叛, 死无葬身之地。
他要改变大金的兵制,要扶农释奴,将所有的权利集中在自己手里,才能真正成为这个帝国第一无二的主人。
所以他采纳了“源静泽”的献策,助农开荒, 将自己和亲族名下的奴隶变成农庄佃农, 准许他们赎身自立,又公告天下开恩科取仕,一系列政令颁布下去, 果然得到众口一词的称赞, 甚至还有人将“小尧舜”这样的名号冠在他的头上,无不令他飘飘然了好一阵。
成为天下归心的明君,青史留名, 就算身为皇帝,也同样会有这种念想。
可正当他看着一切都按照他的部署走上正规,蒸蒸日上时, 却来了当头一棒。完颜廷派去的探子查到的线索,和燕京的一对照,加上方靖远先前因“海潮”失踪了数月之事,跟“源静泽”出现在燕京的时间正好重合……太多的巧合累计在一切,就不再是巧合。
可当他愤怒地让完颜廷追击宋国使臣一行人,结果却收到了更大的噩耗。完颜廷为了赶路,一人双马,只带了五百铁甲精骑,结果却兵败身死,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几个逃回来的骑兵,禀报完战况后,也被他愤然斩杀,以泄心头之怒。
杀完人之后,完颜雍才冷静下来,却又有些茫然了。源静泽是方靖远之事,如今只有他一人知道,当时愤然派出完颜廷追杀,太子也曾问过原因,他却不肯说。
说出去,太丢脸。更可怕的事,他现在推行的政令,是基于方靖远当时所献的“良策”,若是被其他人知晓,又当如何?是断然终止,还是继续下去?
从知道方靖远此人的行事风格之后,他就觉得其中一定有诈。可左思右想,眼下朝堂内外一片歌功颂德,让人人称赞,他又想不出其中的问题,以至于这几日都没睡好,眼下乌青一片,接到徐州被围的消息后,更是头疼无比。
金国太子这几日见完颜雍脾气暴躁,旁敲侧击地问过身边人,都只道是完颜廷出事引得皇帝大怒,却不知前因后果,如今见徐州求援,便上前请命。
“父皇仁慈,对宋国君臣太过宽厚,这些人却如此忘恩负义!请父皇准儿臣率兵南下,夺回海州等地,到时候看那些宋人还有何言辞可以狡辩!”
完颜雍摇摇头,说道:“莫说朕刚刚解散了各部联军,让他们都回去休养,就算没解散,你以为,眼下国库还能支撑得起百万?不,十万大军的开销?朕让你主掌户部,就是让你看好国库,当这个皇帝,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对这个儿子,他再了解不过,志大才疏,骄纵狂傲,他若是不能留下个扎实的基业,只怕要不了就得被这儿子败得精光。可这是他与妻子的第一个孩子,妻子与他青梅竹马,恩爱情重,却被完颜亮看中,被逼自尽,成为他毕生伤痛,自称帝起就追封她为皇后,立下太子,并声称永不再立后。
为了夫妻父子之情,他也不能就这样放太子出去,否则以他的狂傲自大,领兵作战,简直是去送菜。
完颜廷那般身经百战的猛将尚且兵败身死,何况这个一直被他保护着的太子呢?
“徐州之事,朕自有主张。那些宋人愿意垦荒种地,且让他们去种,等他们种好了地,来日我们再收回来不也一样?何必现在浪费人力物力?”
“更何况,秋闱将至,此次科举之事,就交由太子你去主持吧!”
历代科举取仕都是天子门生,完颜雍肯放权给他,显然是对太子的信任,太子自是不胜欢喜,连忙致谢告退,前去安排不提。
完颜雍则看着桌面上的舆图,那是他命人特地拿来的中原地图,徐州那一片都被他用朱笔圈了起来。
“方靖远……且让你一步,朕倒要看看,你有多大本事,能让一片废土,种出多少粮食?”
事实证明,方靖远他不种粮,种的是各种豆类和芝麻等速生作物,然后,开油坊,榨油,开布坊,织布。
有山有水有磨坊,水磨坊和布坊挨着,每日里听着哗哗的流水声,在工人们眼里,这转出来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也不知方使君是何方的神仙下凡,才来海州半年多,就给这里带来了真·翻天覆地的变化。
布坊的工人大多是女子,这些娘子们聚集在一起做工,每日里工坊管三顿饭,她们有工钱拿还可以带点食物回家,就算是逃荒来身无长物的流民,几个月下来也能在海州城找到立足之地。
而流民中原本死亡率最高的老人和孩子,则有安养堂和抚孤院收养,还开办了官家学堂免费给蒙童教学,年纪大点的孩子还可以去“技校”学习手艺,既不用像原来的学徒般苦熬数年才能学到一星半点,也不用担心学成后无处可去,海州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