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105章
苏葵来了,坐。李先河已经和她非常熟了。
除了李先河,办公室里还有一个人让人意想不到,正是开学那天给他们讲过话的副院长,同时也是外交部现任副部长唐兴文。
唐兴文是个非常和气的人,一见面就对苏葵夸道∶苏葵同志,你的文章写的好啊。听说你还是作协成员?
苏葵点头∶是的,我刚刚加入不久。
唐兴文笑道∶刚刚加入就取得了这样的成就,比我们那时候厉害多了。
唐兴文是文化人出身,曾在抗战时期担任多个报刊的主编,还翻译了许多国外文学作品,历任地方宣传部长,大区书记,还曾经作为大使出使国外,是一位文化经验与革命经验都特别丰富的老同志。
也难怪他对苏葵这样赞赏了。
看苏葵正襟危坐,唐兴文道∶别紧张,苏葵同志,我们只是想跟你谈谈你的文章。''
李先河就笑了∶这话可就说错了,这孩子从来不知道紧张两个字怎么写。''
苏葵早知道会有人找自己谈话,从进来开始就没有一点意外,既然这样,唐兴文也直接进入了正题∶苏葵同志,我们对你提出的论点非常有兴趣,希望再听听你的看法。
苏葵说道∶部长,可以把冯师长也请过来吗?
李先河问∶怎么想起让他过来?
这就是您交给我的任务了。苏葵故作思考道,我想我要是不拿出点真实水平来,恐怕没什么资格让别人向我学习。
说的不错。李先河笑道,是得让冯同志知道,我给他找的老师不是随便找的。
冯立国来的时候就是这样一副阵仗。
学院领导坐在一起,前面一个人正站着侃侃而谈。
苏葵还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个小黑板,一边讲一边在上面写什么,凭借他超强的眼力,看得出上面画的正是一副简易的势力图。
他不像是来听交流的,倒像是闯入了一个会议。冯立国默默向领导点头,两位示意他坐下,没有打扰到苏葵。
……与我们关系破裂短时间内对他们也许没有多大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对他们地位的稳定是不利的。
这些是她文章中就提到过的,而领导找她来是希望能够听到更加深入的分析。
苏葵没有让他们失望,她的文章猜测看起来已经非常石破天惊,更多的已经不适合写出来让普通人知道。
就是她现在所说的∶假如未来我们同某个地方发生战争,两国关系必定进一步恶化。假如我们又因此偏向西方阵营,就会对他们的争锋造成巨大的打击。
三人都瞬间看向苏葵。
发生战争?唐兴文的表情非常凝重,苏葵同志,你具体说一说。
这就是不适合让其他人知道的东西,苏葵也只能在这个时机才能说出来。
苏葵没有直接说什么,而是说起了曾经在京大发生的一段事情∶当时学校里来了一批越国来的留学干部,我曾经和他们接触了一段时间。其中有一位,他的父亲现在是中央委员会的成员……我推测,目前这位委员势力上升,有意推翻原本书记的政策,并且国内支持他的人并不少…….
苏葵点到即止,毕竟一切都是她的猜测。
当时确实有这样一批留学生,都是由年轻干部组成,是来京大进修中文的。此时京大还没有专门的对外汉语专业,,都是由外语系的老师负责。
他们曾经是法国殖民地,大部分人都会说法语,还有会说英语的。苏葵跟着秦教授去听过几节课,也确实有意识地接触过一些人,不过得到的资料都非常有限。
好在苏葵靠的也不是他们,而是自己所知晓的未来。
她能够想到的,领导当然也可以想到,甚至还能想得更深,办公室里一时静谧无声。
苏葵不会直接当预言家,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比较合理的方式让领导能够未雨绸缪。有证据的合理推测,才能够让领导重视起来。
华越两国现在关系十分紧密,华国对他们的国内的解放运动提供了非常大的援助。谁也不会想到,他们恢复和平后,竟然会公然对华国展开武装冲突,迫使我们反击。
而这次战争,正如美国一位政客所说,就是苏联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思考了半晌,唐兴文问道∶如果这件事真的会发生,你认为最有可能是在几年内?
起码十年以内并不会。苏葵说道,我认为假如真有此事,一定是在他们国内政权交替的时候或者完成统一的时候。
现在的他们国内自顾不暇,领导也没有这个意思,没胆子也没实力挑衅。等到那位委员上任,国内也完成了统一,自觉有了实力,就开始反咬一口,恩将仇报。
可能现在说十几年后的事情还太早,但实际上很多考虑都不是只看当下。一旦有了防范的打算,现在就要考虑如何布置,真等到那时候才说就晚了。
很久,唐兴文郑重问道∶苏葵同志,你能保证你说的所有话的真实性吗?
如果今天说这话的不是苏葵,如果不是她曾经取得的成就,如果不是她是部门里寄予厚望的人才,如果不是她拿出了非常多且具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