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逐鹿中原
凭凭借强大的行动力和手下才华横溢的幕僚们, 燕绥很快就把颍川郡给打理得井井有条,各个县逐渐复刻阳城模式,在县衙的主持下, 兴修水利和道路、以工代赈灾, 并鼓励经济发展。 有的县府账上亏空, 燕绥就自掏腰包,建立云梦田庄的分庄、采用大规模承包土地的模式, 收纳流民、种植系统兑换的良种。 这些事情不但繁琐, 还要求有敏锐的政治嗅觉。毕竟要同当地的大户们“化缘”和抄家无视法纪、鱼肉乡里的豪强, 还得安抚、拉拢大部分的士子,给予他们做官的渠道, 以免他们集体暴动、仇视新任太守。 好在燕绥手底下人才济济,自有荀彧、陈群、司马朗、钟繇、田丰等幕僚分担庶务, 并宣传太守的“求贤令”, 大规模征辟人才。 士子有了上升的渠道,注意力多放在了出仕做官之上。 虽说各地太守都在招兵买马, 但明确把“不拘一格录人才”、“唯才是举”口号喊得响亮的也唯有燕绥一人。 这样一来, 家世不显的士子更想在燕绥这里搏一搏,而不是舍近求远, 千里迢迢去投奔袁绍等人。 与此同时,财务总监郭嘉扩大了业务范围, 拿了庄主给的系统样品,雄心勃勃列了名单, 派遣使者邀请豪强世家来参加第二次奇珍拍卖会,立志把天下十分的财物收个三分过来…… “要打仗, 先致富。”燕绥金融出身, 亦是对经济命脉势在必得。前往青海的那波人还在艰难寻盐路上。但去海边承包盐田的人很快就飞鸽传书回来, 顺利盘下了大块的盐地,拿到了地契。 古代海边的地什么都不产,比内陆的荒地还贱许多。而这时候海边煮盐的人只要有撑锅的地就行,根本不需要买滩涂地。 这样的滩涂地,沿海的县城是一点都不缺的,是以徐州盐渎县官府迫不及待地把一大片滩涂卖给了外地不懂行情的“冤大头”。 这盐地价格和荒地差不多,购入大片的土地只用了两块金饼。因为那边风太大,几乎不可能有作物产出,也没有官府和大商贾的人在那煮盐。可以说,那是块半年都不见得有人烟的地方。 买地花费很少,大头反而是差役和仆从的食宿支出。毕竟这晒盐的法子技术含量不高,很容易就被人学了去,燕绥就没有让人在当地买仆从,而是选了忠心度很高、家人都在阳城的仆从、管事和差役过去。 这个年代想要合法贩盐,商贾必须先取得盐引,对于已是一方政府大员的燕绥来说很简单,直接以官盐的路子走。 在当地新建立的庄子被燕绥取名为雪粒田庄,庄子计划建设一个个格子般星罗密布的盐田。盐田以弯折的多条甬道同大海相连,使用水车,引海水灌溉进来。再放下阀门,让盐水在一个个格子里风吹日晒,浓缩盐度。 等浓缩到一定的程度,就打开阀门,将卤水引入卤水池。燕绥思忖良久,计划用薄青石板铺地,方便沉淀泥沙。 绞尽脑汁地回顾了下毕生所学,燕绥想尝试“一步一卡”的提浓法,再将浓度很高的卤水再引入结晶池。 届时不论是继续蒸发还是在池子底下烧火促进结晶,效率应当都胜普通的煮盐十倍,相信很快就能析出白花花的海盐结晶。 布置了各项庶务大体的框架,就等未来几个月验收成果了。横竖这次前往盐田的队伍里也有能工巧匠,能够根据晒盐的进程对此法进行改善。燕绥让他们只管放手去做,比古法煮盐的效率提高多少倍,年终的赏钱就能翻多少。 安顿好这些,燕绥也有空腾出手来,继续改善民生和主持各种发明创造了。 诸葛亮来到太守府时,燕绥正对着一辆高大的四轮马车愁眉不展。跟在她身后的,是方圆十八里心灵手巧的木匠们。 听闻诸葛玄携诸葛亮前来,燕绥大喜,疾步迎出门去,握着诸葛玄的手亲切道:“可算是将诸葛兄和世侄盼来了!” 受到这般礼遇,诸葛玄也觉得十分熨帖,愈发相信燕绥和兄长曾经的情谊。但他依旧恭谨道:“不才诸葛玄,表字子默,见过使君。” “鄙人燕绥,表字行云,诸葛兄称呼我的表字即可。”燕绥强行按捺住心下的好奇,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诸葛玄身侧大的小诸葛亮。 大名鼎鼎的武侯如今只是一个九岁的孩子,但身量高而瘦削,脸颊不带婴儿肥,行为举止沉稳,看上去颇为少年老成。 他上前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眼神清澈,态度不卑不亢:“亮见过使君。” 燕绥微微一讶,竟是比法正还要沉稳三分:“不必客气,一晃眼孩子都这么大了。” 她摸了摸小诸葛的脑袋,露出一副感慨又怀念的神色:“想当年和君贡相识,孩子还在襁褓之中,现在都这么有出息了。” 和诸葛亮父亲诸葛君贡相识的经历,燕绥已经在脑海中编造了数遍,又派人打探过了诸葛家的消息。眼下信手拈来,和诸葛玄谈论起其兄,俨然一副熟悉的做派,让诸葛叔侄倍感亲切。 而且她见到诸葛亮的激动可不是装出来的,谁没背过诸葛亮写的《出师表》呢! 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可是流芳百世啊,她还去武侯祠拜过呢。 燕绥对诸葛亮的欣赏不可谓不货真价实,黑眼珠中流露出来的对诸葛亮拳拳爱护和疼惜欣赏之情更是让诸葛玄动容。 “先前弄坏了珍贵的音乐盒,没想到使君不但不责怪,还送来了更多的奇珍,玄实在是惶恐不安。”诸葛玄再次为诸葛亮弄坏手摇音乐盒的事情道歉。 燕绥不甚在意地摆摆手:“若非世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