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赴宴,得见黛玉
二十四章
王子腾一时无言, 讷讷说道:“你为什么忽然想起他来?”
王玚又瘫回椅子上, 面上漫不经心, 实则心内的弦崩得紧紧的, 缓缓说道:“父亲也别当玚儿现在什么也不知道, 这些年来老师其实教了不少学问外的东西。虽然别的省、州、府、道都是这样一般无二的官职配置,可扬州不一样!扬州乃是天下税收重地, 税从何而来?盐运!”
他的声调陡然锋利起来:“这关窍里头最重要的一位, 莫过于巡盐御史,他肩负着监察盐运的重任。按说,哪个皇子、世家都插不进手去, 该是圣上的心腹。可要是他是坏了的,整个儿扬州的盐运哪里还能有好的?他才是首要人物!
到底这个扬州的盐运是从根儿上就烂透了的,还是近几年来有人才胆大包天打起这个的主意?其实全看巡盐御史,只要有一个盐商能例外, 开了这个口子,那些盐商不跟见了裂缝儿鸡蛋的苍蝇似的, 一哄而上?能打通关节,谁还愿意老老实实交重税?
听父亲说的,扬州事态如此严重,以至于圣上连文官儿都不敢派来, 不得不动用军事上的力量, 自要是林如海也掺和了进去, 我看父亲还是明哲保身的好!”
他又缓和了语气, 语重心长叹道:“父亲, 说句不恭敬的话,我王家是算不上清官,只怕父祖手里要能找,也不干净。现在从四王八公算起到各大世家,谁手里是真正干净的?就算当家的人有心为公,家大业大难免疏忽,外头找找,拉大旗扯虎皮的也不少。
林海和咱家是能扯上亲戚的,祖上也是五代列侯,他父亲还承了世宗天恩,多袭了一代的爵,林家也算得上是钟鼎之家,如今的夫人贾敏,荣国府里的,这几年的乱象,父亲也该清楚——谁知道贾敏会不会带这些习性儿?要是有,或者林如海暗地里跟那些世家有联系,父亲这是在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朝中世家!焉能有好下场?”
他是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按照原著里的说法,林如海在贾敏过世不久偏就让黛玉进京,连贾府也急急忙忙遣人来接。按说没有这么做的,谁会在妻子去世不足一月,隔月初二日就叫膝下仅剩的一女独身带着一老奶娘一弱丫头进京?林如海就不知道贾府中人“两只势利眼,一颗富贵心”?
更何况黛玉二月进贾府,船只不比王玚来时的官船,只怕路上要耗费三四个月的时候,这样算来只怕是最冷的时候都用来赶路了——黛玉体弱,王玚每每想起此事尚还觉得心疼,难道林如海就不心疼?
贾府史太君就是心焦自己的女儿,也不至于就这么急切,况且贾府对贾敏之死表现得冷漠过了——天子重孝,按规矩,就算贾府众子孙不需守孝,穿红着绿、炙肉享脍总是不妥的。
贾母派人来接时,所谓“无人依傍教育”更是个拙劣的借口。黛玉那时虚岁才六岁,虽说是“失母长女不可取”,但王玚冷眼查探这几年,老师家中算是守规矩的读书人家,也不过是八岁才让女儿接触家事,其余世家里头为着显出重视女儿,愿意多留几年,少不得十岁左右才开始习学,哪里就这么着急?况且,进了贾府,可曾有人教导过黛玉一星儿半点的人情世故、家宅手段?
为着黛玉体谅,也不该这么着进京。林如海年岁比王子腾少说小十岁,王子腾不过是才升了一品的九省都检点,还是有缘故,其实本就该是二品——这还是家中父亲高官,岳父又是国公。
林如海小着十岁能做到二品的兰台寺大夫,后又被钦点为巡盐御史,不能不说是为人精明,要是自己糊涂的,谁也扶不起来。这背后原来也少不了贾府老荣国公贾代善的推手——林如海父亲已死,剩下的都是堂族不说,还都没有多大出息,这个世家势大的时候,没有背后力量,是升不了这么快,这么高的。
那林如海到底是为何要这么做?为何一味低调行事,连疼爱的独女都委屈着?王玚几经思量,不免得出了个可怖的结论:
林如海任巡盐御史期间陷入了一个大阴谋中——谋反!只有这个事,不管他是站在哪一侧,是站在皇帝一侧,还是站在造反者一侧,都不得不低调行事,还都逃不了一个死字儿!
站在皇帝一侧,扬州不法之徒如此猖獗,不留神暗处的谋反者就寻个由头杀了他或者悄无声息的让他在自己的地盘上病死了;站在谋反者一侧,皇帝一旦发现心腹背叛——其实这个瞒不了多久,他也难逃一死!
这样也能解释为何贾府拿了林如海的家产,而林家堂族没人来闹,按理说,黛玉能拿其中一部分,包括贾敏的嫁妆和林如海的七成家产,这些交由外祖家收着是应该的,但黛玉是女子,按律并不能继承全部家产,还剩三成应该收归族中!
按照书中说法,全部的家产有一二百万,那么这三成,是三四十万的银子!利字当前,林家的族人本就式微,贪婪之心只怕不是一个国公府的名头就能止住的,就算贾府能使手段,甚至以贾府诸人的性子,林家搭几条人命进去也不是不可能。
但如何呢?林家没人敢出头要这笔巨款,为什么?只怕这钱跟谋反之事粘上了关系!不管是收了谋反者的钱财也好,是本来就有的家产,只不过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