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破赵
平阳之战的结果,与历史上的差别不大。 遭受前后夹击的扈辄,开始的时候还在坚持。可等到王霄亲自带着骑兵冲击的时候,赵军的阵列就此崩溃。 邯郸四周都是平原之地,正适合大规模的骑兵展开。 而赵军虽然兵力足够,可却是被左右两方的秦军所牵制。中间薄弱不堪,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救援。 当王霄带着两万骑兵潮水般这么涌过来的时候,扈辄这里毫无疑问的被打垮。 先是赵军中军被摧毁,扈辄直接战死。 之后王霄的骑兵向右旋转,先是从背后攻击,打垮了抵抗蒙恬的赵军。 然后与蒙恬合兵一处,一百八十度的转弯之后再从背后夹击对战蒙毅的赵军。 而到了这个时候的赵军,实际上早已经是军心崩溃,四散而逃。 就连主将扈辄都战死了,赵军哪里还有抵抗的心思。 历史上的平阳之战,赵军被斩首超过十万人。 这是因为秦军是以首级记录军功。 而这次的话,赵军战死的数量非常少,大部分都是被抓了俘虏。 战场上到处都是‘缴枪不杀!’的关中腔调。 不用说也知道,这些都是王霄弄出来的手笔。 对于大秦的军士们来说,战场上砍首级,然后换取军功是很自然的事情。 而对于王霄来说,那些被砍掉首级的,可都是重要的劳动力。 在这个人口稀缺的时代里,这么多的劳动力被白白浪费掉,实在是于心不忍。 如此之多的劳动力,能干多少工作啊。 到处修建道路,开垦田地,建造房舍城池大船,开凿运河,修建水渠,开矿砍树等等等等。 除了王霄丝毫没兴趣的修建陵寝,求仙求长生什么的。别的工程他都有兴趣去做。 这种大规模的基建,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基础所在。 王霄不需要求长生,因为任务结束之后系统回恢复他的状态。 他也没兴趣修建陵寝,死了之后重要的不是埋在哪儿,而是书本上是如何写你的。 没有人想着你,知道你。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彻底消亡。 去年灭韩之前,王霄在军功授爵制度里添加了一条,抓获俘虏的奖励与斩首相同。 可结果,俘虏数量并没有太多的增加。 派遣李斯他们去军中深入调查才知道,老秦锐士们懒得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抓俘虏。直接一刀下去变成首级挂在腰上,难道不香吗? 仔细想想也的确是如此,老秦锐士们都很淳朴,压根就不想去费那个事。 无奈之下,王霄只好再次修改。改成了抓获俘虏,可以获得双倍的奖赏。 当然了,前提是手足俱全,不能被砍成残疾快死的那种。 效果自然是立竿见影,看看眼前成亩排列的赵军俘虏就知道了。 老秦锐士都是实在人,双倍奖赏那肯定是要抓活的。谁也不会觉得自己的奖赏足够多了。 奖赏什么的,王霄是真不在乎。 粮食什么的都是地利长出来的,布帛什么的都是织布织出来的,钱币什么的都是挖矿挖出来的。这些东西他有的是,而且还会持续不断的有下去。 而对于王霄来说,他得到了大批免费的劳动力,能够进行众多的工程。这就是完美的双赢。 除了那些倒霉的劳动力们之外的双赢。 当然了,王霄读过心理学,知道想要让劳动力们老实点,就得给他们希望。 所以王霄在驱使这些劳动力的时候,提供了足够的生活物资。同时还表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服役年限,到期之后就可以带着一笔不算多的钱财回家务农。 人要是有了生活的希望,那做决绝之事的勇气就会烟消云散。 毕竟活下去,好好的活下去是铭刻在每个人基因之中的追求。 邯郸城外二十万赵军烟消云散,直接把赵王偃给吓的一病不起。两天之后直接就是一命呜呼。 此时内有大王归天,外有秦军兵临城下。 理论上来说,这个时候赵国上下应该同仇敌忾才对。 可现实之中却是,邯郸城内一片混乱,乌烟瘴气之下几乎内讧。 原因在于,赵王偃死之前宠幸他的王后,就是那位著名的技师王后。 而技师王后生了个儿子叫做迁,因为技师的技术高超,成功忽悠了赵王偃废了之前的太子嘉,改立迁为太子。 现在技师王后想推自己的儿子上位,可赵国宗室早就对赵王偃的祸国殃民愤怒到了极致,眼看着就要国破家亡了,都是集结起来推举嘉继位。 他们认为只有英明神武的嘉,才能在如此大难面前拯救赵国。 而技师王后与郭开站在了一起,与赵国宗室互相对抗不休。 这要是平日里还好说,争权夺利的事情千百年来就没断过。 可现在是要命的时候,城外可是有着二十万的秦军呢。 这个时候闹内讧,这是恨不得赵国不死啊。 得到消息的王霄,也是为这种奇葩的事情而想笑。 “林子大了,真的是什么样的鸟儿都有。今天可真是长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