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七零妇产圣手 > 为什么出血

为什么出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家到祠堂集合,欢迎知青。”

原来公社的大会堂叫这场暴风雨淹了,公社革委会决定直接在杨树湾的祠堂里头欢迎下乡知青。

乡间文娱活动匮乏,因为没通电,连大广播都没得听。

胡奶奶立刻来了精神,站起身跟着去凑热闹。

杨树湾小学只有一到三年级,少先队员们个个都系着鲜艳的红领巾,站在祠堂门口大声唱着:“同志们,你们好啊,你们辛苦了。”

奶声奶气的嗓门配上一张张严肃的萝莉正太脸,看得余秋忍俊不禁。

公社革委会主任是位年过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走路的时候,一条腿直挺挺的。

余秋瞥过一眼,估计这人是腿受过伤。

田雨悄悄跟她咬耳朵,小声道:“这是战斗英雄,当年打过日本鬼子,抗美援朝还打过美国鬼子的。”

余秋肃然起敬,老革命居然还在公社当基层干部,实在高风亮节。

发了洪水,公社的欢迎仪式只能一切从简。革委会的刘主任承诺等到双抢过后,一定会好好庆祝一番。

台下的观众拼命鼓掌,余秋混在知青队伍当中也跟着随大流拍手。

出乎她意料,杨树湾的祠堂居然没有被破坏掉,祖宗牌位之类的保存的好好的,屋子也收拾得干干净净。

田雨是个包打听,已经偷偷跟余秋咬耳朵:“他们没革掉。”

大概是因为天高皇帝远,杨树湾到革命开始时村里头才有小学,而且只办到三年级,革命储备力量实在有限。外头的革命干将们又被大山大河隔着,没能将革命的火焰充分燃烧进来,于是才有了这条漏网之鱼。

后来大队开会觉得大队支部太小,打谷场又不遮风挡雨,索性将祠堂当成了村里头的大会堂。

田雨虽然觉得祠堂不好,但她认为要文斗不要武斗,缺了点儿革命的火星。

余秋心道留点儿东西吧,砸了又建不起来新的,白糟蹋东西有什么意思。

文化的传承意义非凡,人始终都要留着魂留着根。

她挺起胸膛看台上小学生们奶声奶气的小合唱《小军号》,感觉就跟看到还没来得及长出爪子的小老虎一样,萌的不行。

小学生表演完了,就轮到知青们上台唱《大海航行靠舵手》。

这歌余秋熟,真熟。

医院五月□□会的时候,他们妇产科的表演节目就是歌伴舞《大海航行靠舵手》。作为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她下了夜班也得参加排练。可怜她老胳膊老腿,还要上台跳舞。

最后大队的文艺骨干也表演了一段《林海雪原》的选段。

听说大队自己也排了《林海雪原》,但是现在大家伙儿都忙,只能等待忙罢了再好好热闹一番。

刘主任又上台讲话,表达对知青们的欢迎。

“广大农村需要你们,革命从农村开始也要回到农村去。知青朋友们,请牢记主席的指示,农村大有可为!”

众人拼命鼓掌,余秋手都拍红了,因为她闻到了饭菜的香气。

早上那点儿山芋粥哪里能填肚子,她出门的时候感觉东西就已经消化光了。

两张条形桌拼到一起,桌上摆着冬瓜排骨汤、虎皮蛋烧肉、红烧鱼,都是大脸盆装着的,油香四溢,就连韭菜炒河虾都汪着油。

说来也怪,余秋平常口味偏清淡,主要是他们医院食堂的饭菜相当养生,油跟盐放的都少,她七年下来已经习惯了。

结果1972年的空气中大概是弥漫着饥饿因子,她看到油晃晃的肥肉不仅不反胃,居然还觉得真香。

事实上,她也的确夹了一筷子五花肉。

不仅仅是她,所有的女知青都夹了,就连年纪最大的陈媛也夹了。看样子,这种叫饥饿的因子真的会传染。

相形之下,他们这帮知青已经算是斯文的了,因为小学生们真是恨不得将脸都埋进盆里头。

这个年代物质匮乏,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即使是种田养猪的农民也一天到头难得见肉影子。

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馋肉才怪。

余秋看着个大脑袋的小男孩一块接着一块,专门挑肥肉吃,十分担心他会拉肚子。

长期少油水的人骤然吃上大荤,肠胃基本上都吃不消。

她刚琢磨着要不要劝这孩子慢点儿,别噎到了,这孩子就猛的咳嗽起来,捂住着脖子喘不过气来。

他被五花肉给卡到了。

带队的老师慌得大叫,用力拍他的背喊他咳嗽,可是小男孩压根发不出声音,直接跪倒在地上。

“让开。”余秋赶紧丢下碗筷冲过去,直接将人从地上抱起,“现在不要乱动,听我的吩咐,配合我。”

她从背后环抱住十岁大的小男孩,左手握拳抵住他上腹部,右手呈掌状用力往里往上压。

这是海姆立克急救法,利用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冲击产生的向上压力,压迫肺底部,使得肺部残留气体往上冲,吹走卡在气管以及喉部的异物。

小男孩发出一声剧烈的咳嗽,嘴里吐出一块肉。

他憋得通红的脸终于缓缓褪下血色,羞愧地躲到了带队老师身后。

那老师也抬不起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