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真女子从不回头看爆炸 > 第75章 林中冤魂

第75章 林中冤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五章

在已知笼罩于这个村庄上空的未知鬼物执念目标为村民群体的前提下,这个任务其实有一个简单粗暴但有一定成功性的解决办法……屠尽竹沟村村民,强行为“意志”干涉鬼物牵线搭桥。

不过,这么做,有两个后患。

一是,鬼物杀人是不太讲究冤有头债有主的……好死不死有倒霉鬼与鬼物目标共处一室,或是仅仅只是出现在鬼物出没区域周围,都很有可能被鬼物顺手干掉。

如果鬼物杀村人只是属于“迁怒”范畴、最终的执念目标其实是某个与竹沟村有较大联系或是这人目前干脆就不在村子里,那么屠尽村民等于自行断掉所有线索,任务者只能等死。

二是,会在“意志”那儿挂名,不但通关评价会非常低、还有可能被“意志”划到比工具人还不如的消耗品那一类——虽然工具人不见得比消耗品待遇好多少,但起码工具人还能挣命求条活路。

“意志”降临全球至今已达十一个月,被拖入无限任务中的全球任务者没有五万也有十万,足够心狠手辣、丧心病狂的虽然不多,但并不是没有,而这类人能存活到资深者的,凤毛麟角。

得益于“意志”的经验分享激励机制,类似的不要在任务中“犯戒”的告诫经验贴论坛里多的是,杨珊不说自己本来就不是那种没下限的人,就算她真是“杀伐果断、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所谓枭雄性格,她的智商也不容许她干这种蠢事……她还想给外婆养老送终呢!拿命去赌侥幸这种事,她才不会干!

那么理所当然的,杨珊想要解题,就必须从村民中找到信息提供者。

在乡村长大的杨珊非常清楚一件事:因惠民、利民基建政策服务都不如城市那样深入普通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关系,在生活中习惯了互帮互助的乡村农户,抱团惯性要远远比城市居民来得根深蒂固。

原因很简单,城市中有人突发疾病、遭遇车祸,家人乃至是路人打个120就能把人立即送到医院中抢救。而在乡下,若有人得急病,没有亲戚邻居帮助,就医都是个麻烦事。

不说这种突发事件,就是采购生活物资这种小事,城市人自己去一趟超市就什么都搞得定,而乡村农户搞不好必须跟人结伴赶集……且集市上还不一定能采购齐全,有些市面流通较少的东西说不得还要托人购买。

城市人去趟离家十公里远的地方办事,出门上了公交车就走,而乡下,若是刚好碰到没中巴车而事情又着急的时候,就需要去借车,或是蹭别人的顺风车。

城市居民习惯了简单便捷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大小事务,习惯了一家人关门闭户过自己的小日子、连对门邻居都没有必要去认识;傲慢地把国家在基建上的投入和城市提供的服务当成是自身的强大,难以理解“乡下人”为何总是那么努力去维持亲戚邻里关系,更不明白为什么乡村总是能有些秘密能被一群人组成的集体“隐藏”起来——这种错误认知,那必须不会出现在杨珊身上。

在对乡村有足够了解的前提下,杨珊要从村民中找出合作者、让这位村民愿意告知她这个外人本村中的大秘密,那么首先,她必须想办法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这个村民的信任才行。

从这个思路出发,杨珊便毫不犹豫地盯上了村中最容易成为他人嫉恨目标的卓家的“仇人”群体——所谓枪打出头鸟,又是村支书又是村中最有钱的卓家,剥离表面上那一团和气,村里面必定有人对卓家怀恨在心。

这么一来就很简单了,只要看看哪家没有出人帮忙找卓和平就完事了……儿戏一样的容易。

村中转了一圈、选中了几家人家的杨珊,又意外发现周老憨、周老憨的大哥大嫂都不在寻人队伍中,杨珊要是不把视线集中到本身就有秘密的周老憨身上,那除非她脑子被门夹了。

再来么……就是用“卓和平其实是我杀的”“我还想杀卓毕发”这么个惊人发言来试探周老憨的态度——换成别人杨珊肯定不会采取这么激烈的说辞,编点儿“卓和平对我们女生很不尊重、很烦他、巴不得他死在外面”之类的话就行了。

总之,杨珊的行为看起来莽,但都是建立在有理论支撑、有目的性、有明确目标指向的基础上,要不然陆染风也不会二话不说就全力支持她。

莽得很有基本法的杨珊,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收获的结果完全超乎她本人的想象……

周老憨不再挂着那副用以伪装的憨厚面容、将他的阴狠獠牙暴露出来后,扛起锄头就朝两人道:“你们外来人想把卓毕发哄出来不容易,我倒是有主意。想要杀他,就跟我来。”

“周哥果然有办法。”杨珊手一拍将五六冲装回行囊内,毫不掩饰地在周老憨面前展示她的“特异功能”……这一手的好使程度,可不比拿着五六冲浪费子弹差。

周老憨有些敬畏地看了杨珊的手掌一眼,这种看上去像是变戏法的手段搁平时他没准儿会当魔术看,但“变”出来的是威慑力极大的枪械,这就很难让人保持心态平和。

走出去一小段路,心中猜测了半天这两女人来历的周老憨便忍不住试探地道:“小妹子,你们是为了那两个学生姑娘的事情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