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番外3
乾隆二十九年三月,朝堂变了天。
太和殿举行了禅位仪式,乾隆皇帝正式退位,自诩太上皇,时年三十五的太子永琏继任新帝,年号端和。
皇后富察氏被尊为皇太后,皇太后钮钴禄氏被尊为太皇太后,册封礼过后,太子妃西林觉罗氏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搬进了永寿宫。
新皇登基,加恩于众位兄弟,循郡王永璋擢为循亲王,哲郡王永珹擢为哲亲王,质郡王永瑢擢为质亲王,靖郡王永琮擢为靖亲王;成亲不到一年的八贝勒永璇擢为仪郡王。
毓庆宫的两位阿哥,绵昭、绵润,成了宫中的大阿哥,二阿哥;皇后所出唯一的格格柚果,被封为固伦昭静公主。
禅位来得突然,朝臣们静默过后,却无人向龙椅上即将退位的乾隆出异议。
近年来,太子殿下总理七部,万岁爷无比信任,从未生出猜忌,手把手地教导太子理政,逐步放权。
一些嗅觉敏锐的能臣早就察觉了什么,自那晚养心殿,乾隆与他们推心置腹之后,他们便做好了心理准备。
万岁爷说,他老了,批折子批久了便会头疼,这天下,终究是年轻人的天下。你们务必要像辅佐朕一般,尽心尽力辅佐太子!
他们齐齐应是。
因为早有了心理准备,历史上造成诸多腥风血雨的权力交接,平缓至极,没有血流成河,也没有暗潮涌动。
太子贤明且战功赫赫,施政能力举世皆知,朝野内外无人不服。官员们心知肚明,他是与康雍乾三位皇帝一般的强势帝王,而不是当谁的傀儡。
故而端和帝登基,官员们惊愕过后,迅速接受了现实,对新帝不敢不恭敬。
因为有太上皇保驾护航,新帝初掌大权十分顺利,就算有人发出不一样的声音,也是小猫两三只,成不了什么气候。
起初,还有人担忧父子相争的问题。太上皇真的能舍下权力,交给年富力强的新帝么?执政那么多年,乍然成了闲人,不是一朝一夕能放下的。
谁知太上皇洒脱的很,禅位第二日,便搬出了养心殿,带着太皇太后、皇太后还有几位太妃,进圆明园长居了。那副万事不管的模样,让最后一
撮心怀不甘的人认了命,打了蔫。
这番巨变,对于升级成靖亲王福晋灵嘉来说,除了向皇阿玛皇额娘请安的路程远了点儿,找二嫂叙话的地方变了一变,其他地方,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动。
对于升级成靖亲王的永琮来说,他的日子变得更苦逼了。
二哥成了皇帝,自然不能亲自忙活试验田的事儿,放在他肩上的胆子就更重了。没过几天,永琮监管试验田的“协理”头衔就成了“总理”,大大小小的决策都要经过他的首肯,他已成了大清种田第一人。
据说“种田第一人”这个名号,是新帝与心腹闲聊的时候,亲口笑言的。
永琮:“……”
永琮算是看出来了,他哥把他当做了免费劳动力来压榨!
种田也就算了,毕竟已成为了本职工作(此处语气心酸),但进入中枢,为皇帝出谋划策又是怎么回事儿?
有时候还不能回府,被他哥拉着住在宫里,兄弟俩秉烛夜谈一晚上,永琮的黑眼圈都增色了不少。
大臣们私底下都说呢,万岁爷的口头禅又多了一个——
“永琮,你怎么看?”
永琮不怎么看,永琮觉得这样不行。
他和新帝据理力争:“还有三哥、四哥、六哥甚至八弟可以当劳动力,还有五叔家的堂兄弟,一连串的都是人才!”
“三弟忙碌刑部卷宗,四弟忙着修书,六弟前些天下江南办事,八弟嘴皮子厉害,自告奋勇地去了理藩院。”端和皇帝笑眯眯地道,“他们身上的担子,可不比你轻。”
永琮凄风苦雨,下意识地想到了圆明园逍遥的皇阿玛和皇额娘。
但远水救不了近火,况且他真的抱怨的话,惹来的可能不是怜惜,而是一顿鸡毛掸子。
就在他苦恼的时候,上天降下了甘霖——灵嘉怀孕了!
距她嫁进皇家也有三年,乍然有孕,着实是个大喜事。
早在成亲的时候,永琮就与灵嘉商量好了,晚些要孩子,这对女子的身体好。灵嘉虚岁才十六,不宜怀孕,于是他请太医调配了不伤身的药丸,每月一颗,自己吃了下去。
灵嘉信任永琮,自然他说什么就是什么,英勇公府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感动之下,各种资源不要钱地往永琮
那儿送。
有补品,药材,还有朝堂的人脉……
阿桂叹了口气,这部分人脉,都是有关农业的。
他们武将世家,根基就在军中,对种田一窍不通。好不容易搜集了一些,差点要了他的老命!
谁叫七爷很久没有混迹军营了,改行种田了呢?
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
这日,永琮巡视农田的时候,亲王府后院的总管太监面带喜色,急匆匆地往京郊奔来,开口便是一句:“爷,福晋怀孕了!”
永琮愣了好半晌,眼珠子都不会动了,回过神来,差点一蹦三尺高:“真的?!”
“院正亲自诊断的,哪还有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