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张璁的怒气2
“费阁老才六十三岁。”
张璁皱眉。
汪鋐和刘天和也是苦笑。
费宏实在是太年轻。因为是少年才子,十六岁的解元,十九岁的状元,成绩好的惊人。入仕才二十年时间,四十岁就进入了内阁。在大明朝来说,四十岁能够入阁,绝对是最年轻的几个内阁阁臣之一。因此别看当了这么久的内阁首辅,现在才六十三岁。想要正常致仕还远着。没看杨一清七十七岁还在内阁蹦跶。
“皇上要收复河套,要解决播州杨氏,这都是大事情。短时间之内,皇上是不可能允许朝廷出现大动荡的。费阁老的首辅位置很稳。”
汪鋐说出了现在的情况。
朝中大臣,都在琢磨皇帝的喜好,琢磨皇帝的想法。
张璁、汪鋐、刘天和都是聪明绝顶的人,在朝中多年,当然也在琢磨朱厚熜这个皇帝。朱厚熜的想法,他们还是大致能够猜出来的。现在朝廷有大事情,这个时候朱厚熜需要朝廷稳定。大家一起使劲完成这些事情。因此皇帝是不会允许朝廷发生一些变故,发生动乱。
“是啊。”
张璁也是无奈。
费宏这个内阁首辅,一点不支持他们这些改革派。虽然大家也有合作的时候,但更多的是压制他们。对于张璁来说,费宏既有私仇,也有公仇。
费宏这个内阁首辅是一定要赶走的。
但现在时机不对。
“宣之兄,还是你应该准备入阁。”
张璁想了想,跟汪鋐说话。
汪鋐抬头看了一眼张璁。张璁没有犹豫,道:“虽然皇上勤政,几乎每天都会在武英殿召见大臣,我们也能够见到皇上。但在武英殿,讨论很多事情还是有局限。比不了内阁随时可以和皇上见面,随时给皇上出主意。”
内阁很重要。
作为皇帝的秘书机构,随时给皇帝出主意。
皇帝有什么问题,也随时咨询内阁阁臣。因为内阁阁臣都是在皇宫的文渊阁上班,离皇上很近。但像六部尚书,除了廷议的时候在武英殿,其他时间都在宫外处理事务。这就是内阁阁臣和朝廷其他重臣之间的区别。
张璁他们目前最吃亏的就是在内阁没有一个真正的盟友。本来王瓒在朝的时候,前兵部尚书,现在的内阁阁臣王宪算是盟友。不过王瓒致仕,张璁回京之后,却跟王宪没有什么交情。王瓒和张璁虽然是好友,但两个人的政治理念、手腕都不一样。结果王宪和张璁他们的关系也一般。
再说王瓒受到打击致仕,王宪在内阁也降低自己存在感。王宪早年可是得罪了费宏、蒋冕他们,甚至和杨一清的关系也不能说很好。没有了王瓒,王宪只想安稳的致仕。这一下就导致了张璁他们缺乏内阁阁臣的支撑。
因此张璁想好了,他们几个人当中,汪鋐算是资历最深,最有机会入阁。
张璁要推汪鋐入阁。
“秉用兄说的很有道理。在目前内阁当中,皇上在军事上倚重的是杨太师(杨一清),还有就是王阁老(王宪)。不过杨太师也好,王阁老也好,年纪都不小了。杨太师目前等的就是明年‘收复河套’,王阁老更是在等着致仕。一旦他们两个人致仕,那么皇上在内阁就没有军事上倚重的阁臣。宣之兄若能够入阁,就能够代替杨太师在内阁的位置,成为皇上在军事上倚重的内阁阁臣。这对于全国卫所改革,军队改革,兵器改革,都会有巨大的作用。”
刘天和也是支持。
杨一清和王宪在内阁负责军事。
特别是边关问题,皇帝完全信任杨一清。基本上杨一清说什么,皇帝很少会反驳。就连边疆地区的人事问题,皇帝都非常信任杨一清。
但杨一清毕竟年纪大。
七十七岁。
等“收复河套”之后,杨一清七十八岁、七十九岁,怎么也应该致仕。到时候皇帝在内阁的军事顾问,就要变一变。汪鋐就是最好的人选。
汪鋐入阁之后,配合刘天和这个军事参议司总参议,他们几个人关于军事方面的话语权就会大大增加。
“我当然不会拒绝。但费阁老不一定会同意。”
能够入阁,虽然不能给直接处理政务。但汪鋐还是非常期待的。
“费阁老挡得住我当吏部尚书,却挡不住宣之兄入阁。”
“对。”
张璁和刘天和都很有信心。
费宏阻挡张璁,也只能以资历来阻止。但汪鋐入仕三十年,资历完全足够。再说汪鋐担任兵部尚书之后,兵部工作政绩斐然。
费宏怎么阻挡汪鋐入阁。
费宏如果再阻挡汪鋐入阁,到时候皇帝都不会答应。
不过张璁虽然有信心,但还是道:“不过我们还是要做一些准备。有些人要重新联系,有些人应该调入京。宣之兄,若你入阁,你觉得谁适合担任兵部尚书?”
“盛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