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换代2
嘉靖八年年末,朝廷开始对北方战争的功臣进行奖赏。
第一个就是内阁次辅杨一清。因为杨一清是此战第一功臣,虽然只是内阁次辅,但也是第一个受到奖赏的。
杨一清加封为太傅。
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荣誉。别看只是虚衔,但对于文官来说,这样的虚衔可不是普通的荣誉。虽然现在活着的人当中,身上有三公称号的,也有那么几个。但那都是他们致仕的时候,朝廷给他们的体面。
在位的时候,有机会获得三公位置的,其实少之又少。在朱厚熜当皇帝的时候,只有杨廷和有机会获得三公。
不过杨廷和拒绝了。
但杨廷和致仕的时候,朱厚熜没有委屈杨廷和,给了杨廷和三公荣誉。其他一些还活着的,都是早先的朝廷重臣,身上有三公荣誉的都是这种模式。和在位的时候获得三公荣誉完全不一样。
杨一清还是现任的内阁次辅,却成为了三公太傅。
这是为了奖励杨一清在北边战事当中的贡献。杨一清成为太傅之后,在朝廷当中级别最高。
其他朝廷重臣都有奖励,杨一清的奖励最重。之后受到奖励的,是宣大总督刘天和。刘天和是亲自领导这场战争的,是前线总指挥,制定了进攻战术。
功劳很大。
再说之前蓟州大捷的时候,刘天和还是蓟州巡抚。
可以说面对鞑靼右翼的斗争当中,刘天和在文臣当中,功劳仅次于杨一清。甚至凭借着蓟州大捷、宣府大捷、大同大捷,刘天和的名字都刻在了大明朝的历史上。
所以进行了破格提拔。其实以刘天和的功劳,甚至可以封爵,并不比明武宗的时候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差。但文官封爵,后续有很多问题。一般情况之下,文官封爵之后,就很难担任内阁阁臣、大九卿这些朝廷重要位置。
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杨廷和建议封王阳明为新建伯,给了王阳明家族一个爵位。但王琼、王阳明对于此事都非常不满,就是因为王阳明成为了新建伯之后,以后想要成为朝廷重臣会问题很多。杨廷和当时给王阳明新建伯,也是对于王阳明的一种打压。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只要皇帝喜欢,而且在朝臣当中关系不错,那么就算你封爵了,一样可以担任朝廷重臣。大明朝是有这种先例的。但这种事情少之又少。
刘天和还年轻,一旦封爵,对他未来的仕途并不是好事情。
因此朱厚熜并没有对刘天和封爵,而是提拔刘天和为兵部尚书兼任军事参议司副总参议,主要负责军事参议司的工作。其实事实上就是任命刘天和为军事参议司总参议。
因为目前的军事参议司总参议李钺身体不是很好。
李钺的年纪其实不算很大。
李钺今年六十四岁,从年龄来说还没有到致仕的时候。但李钺到了六十岁之后,身体一直不算很好。说起来李钺在十年前是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正德十四年,明武宗要南巡。当时朝廷上上下下都反对明武宗南下,认为这不是好事情。可明武宗是什么人,从小就是不受人约束的,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皇帝。面对反对的大臣,特别是那些跪在前面阻止明武宗南巡的大臣,明武宗一怒之下直接对他们实施了廷杖。结果这些大臣几乎是非死即残。当中李钺的嫡次子李惠,刚刚中进士不过两年,却在这一次廷杖当中被打死。
这对于李钺的打击很大。
这件事情是影响李钺身体的一个很大因素。
李钺身体真的不行了。特别是此次作战,李钺高强度工作之后,目前完全是卧病在床,根本无法处理军事参议司的工作。但军事参议司很重要,它还要继续发展。经过这几次战争,军事参议司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因为打仗的时候,朱厚熜几乎是泡在军事参议司。军事参议司的建议越来越重要,成为了皇帝和内阁的军事秘书机构。
地位逐渐上升。
朱厚熜不能中断军事参议司的发展。
所以选择了刘天和。
现在刘天和是战功赫赫,名望如日中天,而且今年才五十岁,是官员的黄金年龄。未来可以引领军事参议司十年时间,让军事参议司的地位再进一步。
刘天和也是从一个地方总督,一跃成为了朝廷重臣。
之后是那些武将。
大同总兵马永和宣府总兵沈希仪。
朝廷叙功之后,封马永为丰州侯,封沈希仪为宣城侯。算是纪念他们两个人在此战的功劳。还有那些阵亡的高级别将领,很多都追封为侯,也有一些将领是追封为伯。当然这只是追封,他们的后人最高只能是受袭伯爵,也有一些人是袭都督佥事职位。
唯一例外的,就是姜奭之子姜应熊。因为姜家算是真正的忠烈之家,姜应熊的爷爷姜汉镇守宁夏,立下赫赫战功,升官到宁夏总兵,最后死于安化王作乱。姜应熊的父亲姜奭在宁夏也是守土有功,肃州之战立下大功。此次